在楊若謙回顧這個季度掙紮失敗的經曆後,他打算等下就抽個時間到《流浪藍星2》劇組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添上什麽亂。
但他還沒有開始動作,手機上就收到了一條消息。
那是一個沉寂了有一段時間的群。
“金像基石獎組委會”!
看到這個群發來了消息,楊若謙愣了一下,看了眼手機日期,確定現在的時間還停留在第一季度,不是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了時間穿越。
“這才第一季度,組委會給我發消息幹什麽?”楊若謙有些莫名其妙,“選年度最佳和年度最爛不是年底才能進行嗎?”
一整年的時間都還沒有過去,電影都還有不知道多少沒有上映,這種情況怎麽評一個“最”出來?
打開手機,楊若謙直接把自己的疑惑發了過去。
很快,組委會那邊回複道:“楊總,國內市場上架的電影太多了,而且我們之前評定最佳最差的方式,是所有評委進行討論投票,最後共同出具一份評價報告。”
“但仔細思考之後,我們覺得這種方式不太可行。並不是不夠專業,不夠有說服力,而是不夠量化具體。專業的報告,隻有其他同樣專業的人士才能看得懂,很多隻是電影愛好者的觀眾,其實電影看的再多,也未必看的下去我們出具的報告。”
楊若謙坐在辦公室裏輕輕點頭:“所以你們打算怎麽改良呢?”
組委會說的這話並沒有問題——至少楊若謙本人在之前報告的時候,看了三行就跑了。
連作為集團老板,組委會最大頂頭上司的楊總都這樣,更何況隻是想放鬆心情娛樂娛樂的觀眾?
其實金像基石獎的頒獎現場,已經十分娛樂化,觀眾都願意點進來看,特別是看誰會獲得年度最爛。
當時“金拖把獎”頒發的時候,收視率才處於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