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奪取江陵之後,黃忠深思熟慮,留下智勇雙全的樂進,統率精銳兩萬扼守這座江畔重鎮,以防江水南岸的武陵、零陵、長沙等郡的地方割據勢力興兵救援襄陽。
隨後,黃忠親自率領餘下的三萬雄師,浩浩****向北進發,一路上幾乎未遇阻礙,輕鬆攻占了防衛空虛的當陽縣。繼而,大軍繼續向東北方向挺進,直至抵達漢水邊陲的戰略要地——藍口聚。
此刻,黃祖、張允與劉琦正率部駐紮於此,全力抵禦著呂布麾下八萬大軍的渡河企圖。然而,黃忠大軍的突然出現,如同天降神兵,迫使黃祖等人不得不忍痛放棄渡口,退守至河中的戰船之上,企圖憑借戰船的靈活優勢,繼續阻擋呂布的渡河之路。
然而黃忠與呂布皆非等閑之輩,雙方不謀而合,分別派遣精兵沿漢水兩岸北上,沿途利用火箭點燃戰船,讓江夏水師的戰船頗有損失。黃祖無奈之下,隻能遠離藍口聚,繼續向北敗退撤回襄陽。
如此一來,呂布的大軍在黃忠的巧妙掩護之下,終於順利跨越了漢水天塹。兩軍合流,兵力驟增至十一萬之眾,氣勢如虹,直指襄陽城下。
與此同時,零陵太守劉度與長沙太守劉磐心急如焚,紛紛派遣援軍北上,意圖支援襄陽。然而,荊州的主力部隊早已集結於襄陽,劉度、劉磐所能調動的兵力有限,各自不過萬餘之眾。
即便零陵太守劉度派出了麾下猛將邢道榮,卻也在樂進堅守的江陵與張遼水軍的雙重阻擊下,止步於江水之南,無法跨越雷池一步。
江水滔滔,天塹難越,加之兵力懸殊,劉度、劉磐隻能空自歎息,無力回天。
至於武陵、桂陽兩郡的太守,眼見襄陽即將陷入南北夾擊的絕境,竟選擇了作壁上觀,連虛情假意的支援都未曾派出。
他們心中早已斷定劉表政權行將崩潰,紛紛做好了歸順華朝的打算。一旦襄陽失守,他們便將毫不猶豫地投入華朝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