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五年(198年)年底,歲末之際,寒風凜冽,雪花紛飛,整個洛陽城被一層潔白覆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然而,在這座古老的都城之中,有一處地方卻熱鬧非凡,生機勃勃,那便是位於城東的紡織廠。
這一日,皇宮禦書房內,張循正埋首於堆積如山的奏折之中,眉頭緊鎖,時而沉思,時而批閱,顯得極為專注。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一名身著錦衣的宦官匆匆走進,手中緊握著一封奏折,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之情。
“陛下,大喜事啊!”宦官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顯然是被手中的消息所震撼。
張循抬頭,目光如炬,望向宦官,聲音沉穩而有力:“何事如此慌張?說來聽聽。”
宦官連忙上前,雙手呈上奏折:“陛下,工部副部長馬鈞大人傳來捷報,您一直盼望著的蒸汽機研製成功並在洛陽紡織廠投入實際應用了!”
“什麽?!”張循聞言,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激動的光芒。他雖對馬鈞及其團隊寄予厚望,但沒想到竟能如此之快便傳來捷報。他接過奏折,仔細研讀,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敲擊在他的心間。
信中,馬鈞詳細匯報了蒸汽機的研製過程,從最初根據張循的提示製定方案、尋找材料,到無數次的失敗與嚐試,再到最終的成功,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團隊的艱辛與堅持。張循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台蒸汽機的誕生,更是華朝邁向工業化道路的起點,是從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的最重要一步。
他放下密信,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仿佛看到了華朝未來的希望正在冉冉升起。他深知,蒸汽機的出現,將徹底改變華朝的生產方式,推動社會進步,增強國力,讓華朝甩開其他所有國家,成為全世界唯一的工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