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携手娇妻共建商业帝国

第104章 开疆拓土

字体:16+-

三月下旬,春寒料峭,冷风卷着细雨在机场跑道上掠过。

李明远站在候机厅前,望着不远处即将起飞的航班。

他身旁的张小梅正低头检查随身携带的文件夹,神情专注,眼角却隐隐透着兴奋与一丝紧张。

“路上小心,到了给我打电话。”李明远伸手为张小梅整理了衣领,动作轻柔得像呵护一件珍贵的瓷器。

他看着妻子干练的西装和眼中的自信,心中既为她感到骄傲,又隐约生出几分不舍和心疼。

张小梅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笑容温暖而坚定:“放心吧,我带了一整个团队,叶莞也在,出不了什么岔子。

你呢,在家好好照顾自己,别总是工作到忘了吃饭。”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关切,仿佛他才是需要被照顾的人。

李明远点了点头,嘴角带着一抹无奈的笑:“我知道,你别操心。

你专心谈业务,这次合作很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生产这边我盯着,绝对不会出问题。”

张小梅眼里多了一分柔情,她伸出手整理了一下李明远的领带,眼神温柔却坚定:“有你在,我放心。咱们都好好加油,等我回来,给你带好消息。”

广播里响起了登机提示音,张小梅抬起头望了一眼,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轻轻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我走了,明远哥。”

看着她提起行李箱走向登机口的背影,李明远忽然觉得鼻尖微酸。

他站在原地目送她直到消失在视线里,默默叹了口气。

这是张小梅第一次出国谈合作,他既信任她的能力,也为她即将面对的挑战而牵挂。

送走张小梅后,李明远直接驱车赶往新厂区。

刚进车间,机器轰鸣声就扑面而来。

两条德国进口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试运行,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围在操作台旁认真听技术员讲解。

李明远站在门口,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李总,您看这个工艺。”老王满脸兴奋地迎上来,指着运行中的生产线,“效率比咱们以前的设备高了一倍不止。这次真是投资值了。”

李明远微微点头,走近机器边,仔细观察每个操作环节,目光凌厉而专注。

他随手拿起一件刚下线的样品,边看边用手指轻触表面,感受工艺的细腻程度。

“不错,提升效率是好事,但质量不能掉链子。要是咱们想打国际市场,就必须保证每件产品都经得起挑剔的眼光。”

老王连连点头:“您放心,咱们这一批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绝对不会马虎。”

正说着,张浩一脸喜色地跑进车间,兴奋得连嗓门都提高了八度:“李总!小梅姐到首尔了,刚刚发来消息,说见了韩方代表,人家的反应很不错,看起来合作很有希望!”

听到这话,李明远心头的紧张瞬间放下了一大半。他嘴角扬起一抹舒心的笑:“这丫头,还挺能干。”语气中满是骄傲。

站在轰鸣的生产线旁,他忽然觉得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几分。

这次合作不仅是“锦绣”品牌的一个新台阶,更是他们夫妻二人多年来辛勤努力的汇聚点。

想到这里,李明远再次看向手中的样品,眉头微蹙,对老王吩咐道:“再加把劲,培训工作抓紧点,我要确保每个人都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

“明白!”老王郑重其事地点头,立刻招呼工人们继续投入培训中。

李明远站在一旁,目光穿过车间的玻璃窗,望向远处。

他仿佛看到张小梅站在谈判桌前,用流利的韩语与对方侃侃而谈的样子。那个他从小镇烧鸡店里一路扶持、并肩同行的姑娘,如今已经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商业伙伴。

“张小梅,加油。”他低声喃喃道,嘴角扬起了笃定的笑容。

晚上回到家,电话铃响了。是张小梅打来的:"明远哥,今天见了LG集团的代表,他们对咱们的'新中国风'系列特别感兴趣。"

"那就好,"李明远笑道,"谈得怎么样?"

"还不错,"张小梅的声音里透着兴奋,"他们想在首尔、釜山各开三家专卖店,如果效果好,年内扩展到全国。"

"我家小梅真厉害!"李明远由衷地夸赞。

"去你的,说正经的。"张小梅假装嗔怪,"明天还要详谈,你那边生产线调试得怎么样?"

"放心,一切顺利。"李明远说,"新的生产线已经开始试生产了,质量和效率都超出预期。"

第二天,李明远抓紧处理新厂区的事情。除了生产线调试,还要培训工人、优化工艺流程。他要确保等张小梅谈下订单后,生产能立即跟上。

"李总,这批设备太先进了。"技术主管感慨道,"比日本人用的都好。"

李明远点头:"是啊,花了大价钱,就是为了提升品质。咱们要在国际市场上打出名声,就得有硬实力。"

中午,张浩又带来好消息:"小梅姐发来传真,韩方已经同意咱们的条件了!准备明天签约!"

李明远立即召集管理层开会,布置相关工作。从原料采购到生产计划,从人员培训到质量控制,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这次合作意义重大,"他对众人说,"是咱们打开国际市场的第一步,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晚上,张小梅又来电话,说合同已经拟好,就等明天正式签约。李明远听出她声音里的疲惫:"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我没事,"张小梅说,"就是太兴奋了。明远哥,你说咱们这发展速度会不会太快了?"

"不会。"李明远坚定地说,"这是咱们一步一步拼出来的。再说了,有你这个经管高材生帮我,我什么都不怕。"

第三天,好消息传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韩方下了第一批订单,金额高达五百万美元。

"太好了!"张浩兴奋地说,"这下咱们可真成国际品牌了!"

李明远却没有太激动:"订单只是开始,关键是要把质量和服务做好。市场不会给咱们第二次机会。"

一周后,张小梅回国了。李明远去机场接她,远远就看见她疲惫却兴奋的笑容。

"明远哥!"张小梅快步走来,"这次不光谈成了韩国的生意,还有新加坡的客商也来接触,说对咱们的产品很感兴趣!"

回到公司,张小梅立即投入工作。她要把这次考察的经验总结下来,为开拓其他国际市场做准备。

"你先休息会儿。"李明远心疼地说。

张小梅摇摇头:"不用,我精神得很。你来看看这个计划,我觉得咱们完全可以在亚洲市场站稳脚跟。"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李明远心中充满感动。这个在外人眼中干练的女强人,永远把企业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晚上回家,张小梅还在研究市场资料。她拿出一摞照片:"明远哥,你看看首尔的商场,咱们的专卖店就开在这种地方。"

李明远接过照片,却把目光落在妻子略显疲惫的脸上:"先休息吧,这些明天再说。"

"就再看一会儿,"张小梅说,"我总觉得机会难得,必须抓住。你看这个位置......"

李明远无奈地笑笑,只好陪着她继续研究。这就是他的小梅,永远充满干劲,永远为企业着想。

窗外,春夜静谧。这对年轻的夫妻依偎在一起,规划着火凤凰的国际化蓝图。他们知道,只要两人同心同德,就一定能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

第二天一早,张小梅就召集团队开会,详细分析国际市场情况。她要把这次韩国之行的经验,转化为开拓其他市场的宝贵资源。

李明远则专注于生产管理,确保每一件出口产品都达到最高标准。

这就是他们最默契的分工:张小梅负责开疆拓土,李明远守好大本营。正是这种完美的配合,让火凤凰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站在新厂区的制高点,望着忙碌的生产线,李明远心中充满期待。他知道,这不过是开始,火凤凰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