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諸事繁雜,猶如一團亂麻,千頭萬緒,亟待梳理。崇禎深知,欲使南明政權得以穩固,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隻能循序漸進,慢慢將其理順。
而在當下這諸多事務之中,對於崇禎而言,最為關鍵且緊迫之事,自然當屬全力整頓好南明政權的防線,以抵禦外敵的侵襲,守護大明的半壁江山。
崇禎的戰略防禦思想傾向於保守,此乃事出有因。他對目前明軍的整體戰鬥力並未抱有過高期望,畢竟曆經多年的戰亂與動**,明軍的士氣、訓練水平以及裝備狀況皆參差不齊,難以令人樂觀。再者,執掌重兵的將領之中,能夠真正讓崇禎信賴、委以重任的可靠人選實在是寥寥無幾。在這種情形之下,崇禎認為當務之急乃是先穩固防守這半壁江山,確保根基不失,而後再謀劃其他長遠之計,方為明智之舉。
當務之急,南明朝廷急需沿長江構建起第一道堅固防線,長江作為天然的屏障,若能善加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擋敵軍的南下步伐。
守長江,必先擁有一支能夠有效封鎖長江水域的強大水師力量,此乃重中之重。故而崇禎毅然下詔,調馮鎧章所部水師移防采石磯,此地地理位置險要,是長江防線的關鍵節點之一;令黃斌卿駐守九江,九江乃長江中遊的重要樞紐,掌控此地,可對中遊江麵形成有力威懾;又命鄭鴻逵駐鎮江,鎮江位於長江下遊,與揚州隔江相望,共同構成了長江下遊的防禦核心。通過這一精心部署,初步構建起了長江防線的基本框架。
並且,崇禎決心在此基礎上大力擴充水軍力量,力求打造一支水上勁旅。
他將長江沿線細致地劃分為多個防區,依據各個防區水情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配備相應的水軍艦隊,以實現因地製宜、靈活防禦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