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豬在經過一陣抽搐後,血愈流愈少,它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接下來第二頭黑豬還要更小一些,大概就一百七十斤的樣子,宰殺起來就更簡單了。
很奇怪,看著血液順著殺豬刀飆出來的時候,陳安感受到的,卻是那種熱烈奔放的感覺,或者說喜慶。
看著刀子從豬脖子捅進去,那種幹脆利落,竟然還有些爽。
陳子謙拿來些紙錢,蘸上豬脖子上的刀口鮮血,焚化給兩頭豬後,眾人七手八腳將殺豬案板放在鐵鍋上方,把豬抬上案板,方便淋水刮毛。
在刮毛前,先在豬蹄上刺一個小孔,插入小竹筒,宏山和陳平兩人輪換,鼓著腮幫一邊吹氣一邊敲打豬皮,將豬吹脹,方便淋水去毛。
蜀地有一句話「死豬不怕開水燙」,就源於這個過程。
宰殺兩頭豬,大的那頭準備用來當任務豬,送交到食品站的。
當然,這種送交是有償的,按照食品站的價格進行的收購。
小的那頭,則是留著自家來年食用。
養豬,可以說是這年頭除了生產隊工分分紅外最大的一個進項,也是曆年來沒怎麽限製的副業。
畢竟,生豬出口創匯,供給城裏的肉食需求,還有莊稼地裏的農家肥,都少不了養豬這事情。
每年公社都會有任務分配到大隊和生產隊,生產隊又將事情交給農戶,這就是任務豬。
養豬沒有像養雞養鴨那樣的嚴格限製,甚至變相鼓勵,也沒有影視劇裏邊那麽嚴苛。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管得不是那麽嚴,為什麽不多養,進而發家致富?
事實上,這隻是副業,主業還是生產勞動,有勞力的都得去幹生產隊每天指派的農活。
喂豬的事兒,主要是由老人和孩童完成。陳安讀書那會兒,最重要的事就是放學回家割豬草。
關鍵是,這些大都是本地土豬品種,山裏連糧食都困難,更別說有多少餘糧用來喂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