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開國百年,曆經五代帝王。
當初,東安的國土三分天下,韓家先祖韓正啟結束割據,統一東安開國,史稱高祖皇帝。
高祖帝心懷仁善,且篤定佛教。
因統一時打仗太多,登基後為減輕自己身上殺戮之罪,便日夜虔誠抄寫佛經。在他晚年時,已謄抄佛經七十萬卷,並形成了一種獨特字體,高祖帝取名為相書字體。
此種字體,乃結合了梵文和東安國的文字,與目前通用的東安國文字大致一般,卻在筆畫上有所區別。
高祖皇帝駕崩時,曾留有皇族家訓。其中一條便是,韓家子孫後輩需研習相書字體,需敬佛信佛。
前麵幾位君王都尊崇著高祖遺訓,特別是二代、三代君主即位,東安國中皇室眾人、民間大儒、朝廷百官,以及全國僧侶,無一不知相書字體,競相模仿。
後來,帝位傳至當今皇帝已是第五代。開國的殺戮已過去百年,子孫們雖也虔誠信佛,卻無高祖皇帝那般執著。
到如今,相書字體更多成了一皇室傳承,一種先祖遺訓。
放眼整個東安國,能寫出一手好相書的人恐怕隻有幾位得道高僧了。至於皇族後輩,從方才韓元淑的反應來看,便知她亦沒有仔細研學過,所以頭幾眼並未認出明昭月的字跡。
眼下一聽千惠大師提及,韓元淑重新看向那份佛經。
果然,細細看來,雖然一筆一劃與東安國的文字趨同,卻又有梵文筆畫的流暢飄逸。
起初韓元淑隻以為,這是明昭月的書法習慣,卻從未往相書字體上想。
“你……是如何會寫這相書字體的?”
明昭月緩走幾步,來到韓元淑麵前跪下回話。“回殿下,昭月府上有本高祖謄抄的佛經字帖。幼時曾見父親臨摹,覺得字體頗為大氣,便也喜歡仿寫。後來年歲成長,更喜此種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