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逐日

第21章 取經

字體:16+-

初戰告捷,一車間正式進入開料環節,俞大猷的下一步是,找地方觀摩一下合金鋁焊接場景,看看人家的生產環境、操作規程什麽的。他們的鋼鐵焊接和合金鋁比起來,說到底還是粗獷些,合金鋁的精加工指標更高,合金鋁也和合金板的成分有接近之處。俞大猷不想貿然行動,‘欲速則不達’。這些前人總結的經驗教訓他深以為然,篩選了一下沈陽及周邊城市的合金鋁生產商,第一家選中的就是位於遼陽的大遼鋁材。

沈陽至遼陽相距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直接走京沈高速,兩城之間是一片廣闊的土地,這一地帶有著遼沈平原最肥美的土層,水果、礦產等等烙著深厚的人文印記,遼陽這座城市的文脈起於夏商,燕昭王以後的故事就多了,最著名的莫過於燕太子丹躲避刺殺逃到太子河北岸,派荊軻刺秦。公孫家族在漢代的統治,使遼陽的文化邁出更大一步,這一點,從漢代遺留下來的墓畫和考古村落等實物證明。那時候,遼陽的城建已經非常宏偉,人們生活質量很高,比如發明陶管連接水井,村莊的布局講究阡陌相連。經濟的富庶給予這座城市風情和雅致,然後三燕北緯隋唐乃至遼元,這座城市在政治力量的博弈中動**。

車上的三人對這段曆史不陌生,話題亦由此而起,首先是閑不住的李驍扯出來的,李驍說,荊軻刺秦全中國人都知道,可是知道荊軻和太子丹當時的隱居地在哪裏的人,或許掰著指頭數過來,你們說為啥。楊嶼說,我知道為啥。李驍說那你說說看。楊嶼一晃頭,說這不明擺著的嗎,大家都不重視東北的曆史,也可以說,對東北曆史有誤解。楊嶼這不經意的一句砍到命門,俞大猷順勢讚許,說,對,別的不論,就說日本侵華初期,陰謀滿蒙獨立,中國為此上下震動,這才有學者認真研究東北曆史,比如傅斯年的《東北史綱》。實際上,東北一直對中國版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咱就說遼陽吧,它曾經一度是東北最發達的城市,銜接中原,農業、工商業繁榮,因為人們發現了這裏的山脈中埋藏著金屬、煤炭等,冶鐵隨之建立,冶鐵又分離出了兵器製造等等,這些是遼陽工商製造業體係的家底,至少,明代遼陽的兵器製造就很牛了。李驍接著說,就是的,一城一地的產業興旺都是有跡可循的,非一朝一夕就站住腳,而且各產業的誕生與發展也是相互間有聯係,比如咱們要去的大遼鋁型材,如果沒有當地的礦產和工商業曆史,它也不可能迅速擴張,產品賣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