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之間遼東各部大部分投降,少部分則是離開本部,逃往草原之上。
趙興安以討伐這些不成部落為理由出兵草原。
順者昌,逆者亡!
他要趁著這個功夫將草原上的勢力給重新整合一遍。
一場大戰,打了一年有三個月。
將多年積攢的糧草基本上全部消耗,才終於結束。
從遼東一直打到天山附近,讓草原各部俯首稱臣。
當此之時,趙興安見時機已到。便帶領手下一陣文武前往洛陽。
擁立新帝,重建都城。
有前朝遺臣,獻出皇帝的罪己詔。
新皇帝看過之後,覺得愧對天下百姓,隨後將皇位禪讓給趙興安。
幾番推辭之後。
趙興安便在洛陽登基稱帝。
隨後便對巴蜀荊州和江南地區頒布詔令,令他們在期限之日內投降,否則大兵頃刻即至。
消息傳出之後,這三個地方的百姓大量逃亡。
隻要不傻就能夠看得出來,如今的形勢都在趙興安這邊。
這三個皇子內鬥倒是有幾分本事打仗,那是不堪入目。
這麽多年下來,當地百姓遠的吃夠了苦頭。
更是聽說在趙興安的治下。
吏治清明,連他手下的人馬對百姓都是秋毫無犯。
誰有好日子不過,去過苦日子,那純粹是腦子有病!
稅沒了百姓也就沒有了兵員稅收。
荊州和江南兩位皇子迫於壓力納首稱臣。
而巴蜀地區因為地形所致,想要觀望一下形勢。
隻是民心已經徹底沒了,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大軍一到望風而降。
不到三月,一眾叛臣被押解京城。
至此,天下盡在趙興安的掌控之中。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查天下魚鱗圖冊。
並且在各級官府設立戶部專屬衙門。
三年一次進行清查。
趙興安心裏很清楚,想要控製住土地兼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