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985和軍校高材生。
李坤有信心應對李大白的題目。
熟讀和背誦過唐詩宋詞,和許多名篇佳句,不說信手拈來,隨便輸出一部分絕對沒問題。
李大白想了想說,“九皇子,老夫也不是故意要為難你,這樣吧,就以這禦書房裏的人和物作詩一首,你未來嶽父蘇西坡也在場,他也是大乾文壇大儒,自會看出詩詞的優劣!”。
轉而又道,“給你半柱香功夫,可夠用?“。
大家都明白,現揚作詩,與情境勿合,確實有難度,許多名詩佳句都是字尊句酌,反複推敲的結果。
“李太傳,你說給我多長時間?”。
李坤望著李大白問道。
“半炷香是有些急,那就一炷香吧”。
李大白也不好意思。
半炷香作一首詩自然可以,但要作出符合要求的詩詞,卻並非易事,胸無墨水,絕不可能做到。
李坤卻衝他笑道,“李太傅,您誤會了,我的意思,無需半炷香功夫”。
此語一出,大家目瞪口呆。
但卻,無人再發出嘲笑聲。
這幾日,廢物九皇子形象已經拔亂反正,撇開武鬥場上碾壓北莽使者不說,剛剛脫口而出的十六字加十字金句,己經驚豔到眾人。
李大白自然吃驚。
心想,年輕人就是不懂得謙虛二字如何書寫,半炷香功夫,讓老夫做出一首像樣詩詞都不易。
“既然九皇子如此自信,那就開始吧”。
李大白滿臉寫著不屑與蔑視。
李坤也無所謂。
他朝眾臣掃視一圈,又目光落在範宏泰身上臉上,看的範宏泰心裏發毛,心想,不會拿我作詩吧。
好在李坤移開目光,又看了看龍椅子上的李霸,李霸也有些小緊張。
九皇子別拿自已不占優勢的外貌作詩吧。
讓他鬆了口氣的是,李坤目光移到了太子李璽身上和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