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漁歌

第46章 股份

字體:16+-

柳大發的大發造紙廠在年底順利竣工。

在村鄉鎮各級政府的鼎力支持下,造紙廠迅速完成了所有必要的證件辦理手續。

柳大發為了能早日開工,他花高價從原先的造紙廠借調來了五個熟練工,然後就近在群力村招來了十多個工人。如火如荼的地給新招的工人培訓。

1990年的魚龍會這一天,「大發造紙廠」正式開業。

柳大發為魚龍會讚助了五千塊錢。讓今年的魚龍會在他的廠子麵前舉辦。他是各鄉鎮重點招商引資的對象,很快就得到了各方的同意。

大發造紙廠內搭起高高的彩棚,遠近的漁民和村民慕名而來。

個個都對造紙廠的空前規模感到震撼,對各種從沒見過的大型造紙設備讚不絕口。

柳大發從市裏請了軍鼓樂隊。樂手們穿著整齊的白色軍閥式表演服,戴著白手套,看起來威風凜凜。“通通通”幾聲大鼓開了頭,嘹亮的號聲響起,一陣陣、一聲聲,奏響了一曲氣勢磅礴的樂曲。

這樂曲不同於花鼓戲明快活潑,也不同於漁歌小調的隨意簡單,更不同於那些流行歌曲的婉轉多情。這種樂曲是氣勢磅礴的,鼓舞人心的,是村民和漁民們從來沒有聽過和見過的聲音。

軍鼓隊一邊演奏一邊繞場一周。大發造紙廠的員工穿著嶄新的工作服,舉高舉著大紅旗幟,緊隨其後,顯得格外氣派。

鄉鎮幹部和有頭有臉的人物衣著筆挺,喜氣洋洋地牽著大紅綢子剪彩拍照。

他們身後,寬敞高大的廠房大門上橫跨了一座鋼鐵拱橋。拱橋上“大發造紙廠”幾個鎏金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大發造紙廠”的招牌隨著這次魚龍會一下子就傳開了。

人們再談起今年的魚龍會,講的不再是哪個搶到了漁王,而是那座氣派的工廠,那洋氣的軍鼓隊。

本來,江一龍覺得柳大發開造紙廠與他八竿子打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