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偷看日記後,老朱坐不住了

第66章 離經叛道

字體:16+-

“先生所言是否言過其實了,天下如此之大,誰人能將山川河海,產出礦物全部爛熟於胸?”

朱棣雖認為周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卻覺得他說話的口氣未免太大了些。

周宣嗬嗬一笑,看來有本事的人多孤傲,朱棣就是典型例子,正因為他有能力,所以對於超越他的人,心裏自然不服氣,得拿出點真東西震懾一下了。

“好,就拿燕王殿下鎮守的北平來說,燕王可知有何產出,礦物幾許?”

朱棣自信的說道:“我在北平已有數年,若連這些都不了解,如何能稱稱職?”

他整理一下思緒,說道:“在北平城郊六十裏處,有一座露天煤礦,密雲一帶有兩處鐵礦。”

“燕王掌握的情況隻有這些嗎?”

周宣的問話讓朱棣頗為不爽,北平現在依舊是苦寒之地,能有幾處礦產就不錯了,他難道還懷疑朝廷勘驗的結果?

“先生以為呢?”

“可是據我所知,僅密雲一帶,不但有鐵礦三處,可產鐵礦三十萬萬斤,另外還有銅礦,金礦,儲量雖不高,卻足以支持一省之用,另外還有大理石礦,石灰石礦,燕王不知道嗎?”

朱棣的臉色一變,他曾專門派人查過周宣,此人並未去過北平,卻似乎對那裏了如指掌,而且不像信口開河,難道他真如方才所說,天下一切地理都在心中?

“燕王不知道,北平大同一線,擁有著儲量大到難以想象的煤礦,薊州,灤州更是有著豐富的鋼鐵礦產,足夠大明使用數百年之久。”

周宣的地理知識雖然不多,卻因為超越時代的學識,已形成完全的碾壓之勢。

事實上任何一個稍懂地理的人,見識都已遠遠超出這個時代的頂尖智者,這是信息時代的紅利,不是古人能夠比擬的。

朱棣震驚的看向周宣,大同,薊州,灤州都已是大明的邊城,連他自己都沒去過幾次,周宣居然如數家珍,這是怎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