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从拒绝当舔狗开始发家致富

第90章 有追求的官二代

字体:16+-

时间一晃来到了一月中旬,距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疯狂生产,让杨家堡赚得盆满钵满。

一万多块钱的纯收入,让杨国华走路腰杆都挺得笔直。

同时,杨国华也没有刻意的隐瞒这个消息,一时间整个杨家堡的所有人都沸腾了。

这个年代的一万块钱,简直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一笔巨款。

若是全部用来购买生活物资的话,绝对能够让全村所有村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一个档次。

“小凡,想好这个年怎么过了没?”

喜气洋洋的杨国华再次找到了杨凡,希望他能帮忙出出主意。

“简单点吧,整个大锅饭的了,全村一块吃顿好的。”

杨凡随便给出了一个意见。

在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杨家堡就执行过一段时间的大锅饭。

只不过当时是把所有村民家里的食物全都集中在一起,由村里派专人做饭,全村人一块吃食堂。

可惜这个办法只是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被杨国华宣布废弃。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吃了全村所有人近半年的口粮。

这一举动,让杨家堡大队部直接财政赤字,一直持续了好多年,才翻过身来。

听到杨凡又旧事重提,杨国华的嘴角忍不住抽了几下。

“你是认真的吗?”

大锅饭这个行为,带给杨国华太深刻的印象,一直到了现在,他听到这个词,还是会被吓得一哆嗦。

“叔,你听清楚了,我说的是吃一顿大锅饭,不是一直吃大锅饭,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听完杨凡的详细解释,杨国华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行吧,那就一块吃顿好的算了。”

拿出千把块钱来让全村吃顿好的,这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大队部完全承受得住这种压力。

“食材什么的,我让市里供销社给送来,另外我觉得再整点大白兔和瓜子更好。”

杨凡的话,让杨国华深以为然,大点其头。

“还有……”

杨凡刚准备再说点什么,却被杨国华给制止了。

“行了,这就差不多了,再来,村里赚的这点钱非得全花出去不可。”

杨国华对于杨凡翻了个白眼,这种败别人家不心疼的行为,可耻啊。

“叔,我是说在弄点烟花来放放,热闹热闹嘛。”

烟花不值什么钱,也不用给全村人进行分配,只要在大队部放点就行,全村人也就是看个热闹。

对此,杨国华再次点头应了下来。

“小凡呐,年后这活可就不能再这么干了。”

过年期间的安排说完,杨国华又跟杨凡说起了炒花生的事。

“咋的?”

这好端端的,还赚了这么多钱的情况下,咋还不干了呢。

杨凡眨了眨眼睛,不明所以。

“开春就该干活了。”

一句话,让杨凡恍然。

杨家堡还有种植任务,等到开春之后就要开始平整土地,为种植花生做准备了。

“看情况呗,炒花生就当副业了,能炒多少炒多少,到时候我跟宋从军说一下,让他控制一下量。”

这件事情,杨帆操作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大不了就是定量供应五香花生米呗。

反正本来定量的东西就不少,比如米面油。

“行,再有半个来月就该过年了,我回去列个单子给你,你开始采购物资吧。”

杨国华说完,转身离开了供销社。

杨凡则是转头看向了杨静和蔫头耷拉脑袋的裴清仪。

在前几天还发生了一件事,邻村有知青得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而杨家堡的十个知青,却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

本来计划的好好的知青们,此刻全都蔫了。

“裴清仪,一次高考失利不算什么,等今年高考的时候你再去参加就好了。”

杨凡说得轻巧,可裴清仪却叹了口气。

“杨凡,你不知道,我感觉我答得可好了,咋就没考上呢。”

杨凡对这些知青的迷之自信感到无奈。

七七年重开高考,大学的录取率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五。

全国五百多万知青,只有二十多万人能够顺利地去上大学。

按照比例来说的话,杨家堡只有半个知青能够考上大学。

他不知道,这么低的比例,这些知青凭什么认为他们就一定能够考得上。

“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差距,我看你还是好好复习功课,争取下一次能考上大学吧。”

杨凡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裴清仪,能否走出这个坑,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她自己。

相比于裴清仪的沮丧,邓子奇的心态无疑要好了很多。

“小凡,我看你给你家的解题手册挺经典的,能不能让我也抄一份。”

面对邓子奇的询问,杨凡没有犹豫,直接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当然没问题,不过你不能耽误手头的活,还要担负起教导我姐的任务。”

见杨凡答应,邓子奇当即喜上眉梢,对杨凡的要求,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一个月来,焦化厂的放映员马不停蹄地在十里八乡播放电影。

邓子奇也跟着他跑遍了大半个永市的乡村。

全月无休,邓子奇却依旧保持着最高的热情,这让杨凡对这个官二代改变了认知。

并不是所有的官二代都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纨绔。

同时也对杨静的选择,从心底给予了肯定。

“放心吧,通过这段时间对周边村子的走访,我见识到了很多民生,让我收获颇丰。”

不愧是有理想的官二代,干活的同时还能关注不同的点,这足以让杨凡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行了,你们抽空还是抓紧时间学习吧,我感觉高考时间会恢复到跟以前一样,在夏季进行。”

杨凡揣着明白装糊涂道。

“也就是说,距离第二次高考还有四到六个月的时间,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邓子奇和裴清仪听到杨凡这话,一开始是不相信。

可一想到在动乱之前的高考就是八月份,七八年的高考很有可能会恢复旧制。

他们顿时感觉到了无比的紧张,正如杨凡所说的那样,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