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從拒絕當舔狗開始發家致富

第91章 給了工作還要給工資?

字體:16+-

鄧子奇和裴清儀有了楊凡的開導和敦促,失落的情緒一掃而空,緊張感充斥胸膛。

人就是這麽奇怪的動物,一旦精神緊繃,什麽失落、沮喪等負麵情緒就會消失無蹤。

但並不是所有知青都會遇到楊凡這樣的明白人。

大隊部的兩個知青,隔天一大早就抱在一起,埋頭痛哭。

主要是楊國華的說辭他們實在是接受不了。

“村裏有啥不好的,你們在大隊部幹的話,一個月怎麽這也能弄個三十來塊,不比去城裏上班強?”

楊國華也是滿臉的鬱悶。

“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麽想的。”

他聽說,現在通知書已經發完了,沒領到通知書的,自然也就意味著沒考上。

楊國華見大隊部的兩個知青沒有接到通知書後,就提議讓他們在大隊部幫忙。

到底是知識分子,算個賬,登個記什麽的,還不是手到擒來。

可當楊國華跟他們說明了村裏比上大學好的時候,兩人再也接受不了沒考上大學的事實,哭了起來。

“大學的吸引力真就這麽大?”

楊國華懷揣著濃濃的疑惑,安排哭著的知青處理一下大隊部的事情,他則是找到了楊凡。

“小凡,你說知青們都咋想的,沒考上大學就沒考上大學唄,在咱們村裏幹點活不也挺好的嘛。”

這番話讓楊凡忍不住對楊國華刮目相看,這種獨到和前衛的見解,楊凡隻在幾十年後見到過。

那時的人們稱呼這種行為為躺平。

相比於楊國華,楊凡其實更能理解知青們求學的心。

在幾十年後,人們親切地稱呼複考之後的頭三屆大學生為‘老三屆’。

老三屆的學生們也不負國家的期望,在各行各業充當起了領頭羊的重要角色。

不管是政界、商界、影視界頂端的存在,都有他們的存在。

不過不管是楊國華還是知青們,都隻是圍城裏的人罷了,有的人想出去,而有的人想進來,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