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三,小年。
全国各行各业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就连供销社都开始做最后的物资配给,再过几天就会关门歇业。
国营饭店更是早早的就关了门。
有了充足时间的王钟,每天都会来知青大院观摩知青们炒花生。
他化身为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在每一个工艺流程前面,将其中的要点牢牢地记在心里。
当今天的一批花生炒制完成之后,王钟就将所有的成品装进了袋子里。
“王钟,今天怎么没带材料过来?”
工作结束,沈颖洗了下手,来到王钟身边。
“这不眼瞅着就该过年了嘛,花生的销量直线下降,我准备暂停炒制,等年后再说。”
对此,沈颖等知青并不清楚,王钟说什么,就信了什么。
“行吧,反正销售的事情是你负责,我们就不管了。”
沈颖点了点头。
“不过我们的工钱你是不是该给我们算一下了?”
面对沈颖的询问,一抹狠辣的光芒从王钟的眼里一闪而过,很快他又笑着给予了答复。
“放心,等这批货卖出去之后,我就过来给你们结算工钱。”
“行,那我们可就等你了,今年我们能不能过个好年,可就全看你了。”
“好说好说。”
打包完成,王钟在知青们的帮忙下,把今天的二百斤花生装到了自行车上。
在一众知青的注视下,王钟绝尘而去。
寒风呼啸,王钟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天地间。
相比于知青这里的各怀心思,大队部那边就要显得真诚得多。
“今天是小年,大家快点把手头的活干完了,今天中午咱们吃大锅饭。”
杨国华当众宣布了今天中午一块吃饭的消息。
“跟以前不一样,今天午饭是大米饭,菜是白菜炖肉,还有杨凡给咱们弄来的瓜子糖。”
听到这些菜品和零食,刚才还愣神的村民们,顿时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前几天村里刚刚结算了今年的工分。
今年杨家堡的村民,收入跟料想当中差不多,翻了个番。
最多的一家,甚至拿到了三百多块。
这么多钱,放到以往想都不敢想。
可今年村民们却实打实地拿到了厚厚一沓大团结。
有的村民看着手里的钱,流出了激动的泪水,更多的却是开心的笑。
这会,杨国华又当众宣布要吃大锅饭,而且还是有肉有米饭的好饭,村民们自是激动不已。
杨凡早就通过供销社,把杨家堡需要的物资准备妥当。
杨国华找了几个人,把今天中午做大锅饭需要的物资,从杨凡这里提走。
“一会想着来啊。”
做饭的锅就是大队部一字排开的十五口大柴锅。
吃饭,或者说是打饭的地方也就放到了大队部,至于打好的饭菜是拿回去吃还是在大队部吃,完全自愿。
临走的时候,杨国华笑着跟杨凡说了一下。
杨凡笑着回道:“知道了,一会我过去。”
从穿越过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
这三个月,杨凡始终都在忙碌着。
难得年关将近,所有工作都开始收尾,他也总算是有了闲暇时间。
没过多久,一辆车停在了杨家堡供销社的门前。
许久未见的谢建国率先从车上跳了下来。
“哈哈,小凡,好久不见,有没有想我。”
杨凡给了谢建国一个大大的拥抱。
“要不是知道谢大哥你太忙的话,我早就去找你了。”
接着从车上走下来的则是宋从军和曹国庆。
四人寒暄一番,一块进了供销社。
“最近挺好的吧,我听老宋和老曹说有人呛你行?”
年前,谢建国有太多事情要忙,也就没怎么跟杨凡见面,但关于杨凡的事情,他却是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
“嗐,咱们不要的低端市场,与其空着,还不如给别人发个小财呢。”
杨凡嘴上说得豁达,可心里却是很清楚低端市场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费力不讨好,说的就是低端市场的经营现状,一个月累死累活也赚不了几个钱,而且赚的全都是辛苦钱。
看杨凡脸上的表情不似作伪,谢建国也就收起了身上的气势,转头跟杨凡聊起了家常。
“今天村里做大锅饭,正好你们都来了,就一块尝尝吧。”
一听吃大锅饭,谢建国三人对视了一眼,当场就表示要回去。
大锅饭他们都吃过,就算是隔了十多年,却依旧对那味道记忆犹新。
只是不等三人登车,就又被杨凡给拦了下来。
“味道很不错的,一会你们尝尝就知道了,另外我还准备了点别的菜,一会咱们就在我家吃。”
早就知道谢建国三人要来,杨凡也单独准备了很多东西。
听到杨凡说还有别的菜,三人这才安下心来。
临近中午,炖肉的香味开始从大队部朝着整个杨家堡蔓延。
闻到香味的老人们全都从家里走了出来,走上了街头。
在家里闷了一冬天的孩子们,今天也被家长破例允许在村里乱窜,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开始在村里各处响彻。
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杨家堡,因为孩子们的出现,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各家各户的青壮年,此刻全都站在大队部外面,手里拿着盆,等待着午饭的分发。
只要是杨家堡的村民,只要在炒花生的过程中出过力的,今天中午一家人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炖肉。
这是杨国华对村民们的承诺,只是他似乎忘记了,村里还有一群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知青。
“玛德,吃肉也不说叫我们一声。”
杜宇站在院子里吸溜着鼻子,嘴里说着抱怨的话,嘴角却挂着晶莹的口水。
“不用着急,等明天咱们发了工钱,咱们就去买肉吃。”
眼镜也狠狠地咽了口唾沫,脑子里已经开始畅想明天自己大口吃肉的场景。
“明天再说明天的,走,咱们也去大队部排队,我就不信村长不给咱们饭吃。”
沈颖更直接,选择了硬蹭。
其他知青略一犹豫,急忙拿起家里的碗筷,追上了沈颖前往大队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