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第370章 太子回朝,監國!

字體:16+-

趙諶低著頭,謙遜道:“這三年的時間,多虧了老師的教導。沒有老師,就沒有弟子的今天。”

楊時搖頭道:“你年幼好學,天資聰穎,更有大誌向大心胸,老夫不過是稍加提點罷了。太子的今天,是你在戰場上不懼生死換來的,更是為了治理地方無數個日夜費心費力換來的。”

趙諶說道:“老師過獎了。”

三年多的時間,趙諶從來不敢馬虎,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因為他不能辜負了父皇的一片心意。

趙諶年幼的時候,是皇祖父趙佶當政。

當時,趙諶在東宮,還記得父皇作為東宮太子的戰戰兢兢,還記得父皇的伏低做小,還記得鄆王趙楷的輝煌跋扈。

所有人都可以恣意妄為。

唯獨東宮不行。

稍有一點點的錯誤,就會遭到斥責,就會有官員來彈劾,使得父皇不得不隱忍。

那時候,東宮沒有半點的權勢,也沒有太傅,連半點的兵馬都沒有。

可以說,那時候的東宮毫無權勢,就是個空架子。

皇祖父要廢太子,一紙詔令就能辦到。

好在金人來了,皇祖父禪位,父皇登基力挽狂瀾,才有了現在的大宋。

父皇和皇祖父不同。

皇祖父迫於法理冊立了父皇為太子,卻寵溺鄆王,處處打壓父皇。

可是,父皇冊立他當太子,處處關愛,讓老師這樣的天下大儒來教導,更是親自帶著他遊曆地方增長見識。

為了培養他,父皇留下他在雲南路,跟著老師一起處理政務。

一切的一切,都是父皇的關愛。

趙諶人不在趙桓的身邊,可是這三年的時間,卻沒有斷過書信,時常撰寫書信送回去,向趙桓稟報雲南路的一切。

父皇也有書信送來,解開他的疑惑,鼓勵他大膽去做,不要有任何的懼怕。

有父皇的無私支持,趙諶才能無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