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諶聽到父皇的話,心中也一時間歡喜起來。
監國!
這就意味著,他可以大展宏圖了,來實現自己的胸中抱負。
在雲南路三年多,趙諶見過世間最肮髒的人心,見過世間最悲哀的苦難,見過患難中迸發出的真情。
他不是養在深宮的皇子,不知道外麵的情況,不是何不食肉糜的人。
恰是他深知百姓的不容易,深知天下還有無數的苦難百姓,才想要改變大宋,徹底解決大宋的問題,從而讓大宋強盛起來。
監國他才有自己的機會。
趙諶雖然歡喜,卻沒有喜形於色。
老師一貫教導他,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要鎮定自若。不管是麵臨危險,亦或是麵臨大喜事,都不能浮躁,都要穩得住。
趙諶躬身道:“父皇,兒臣的年紀還小,經曆的事情也少,哪裏有什麽能力監國呢?”
“朕相信你!”
趙桓直接道:“你我是君臣,卻更是父子。不僅如此,你是朕培養的繼承人,未來要繼承大宋,要讓大宋徹底繼往開來,要讓大宋徹底的開疆拓土,打下大大的疆土。”
“所以,你監國是最好的。”
“你也不必藏著掖著。”
“監國期間,你有什麽想法直接說。有什麽施政的策略,也盡管安排。”
“朕也會給你補足東宮的班底,讓你能夠有自己的一套班底。當朕退下來的時候,你東宮的人能夠立刻頂上去,避免在朝廷中沒有人用。”
話語中,隱隱透露出要禪位的意思。
趙諶眼神意外。
更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父皇給的太多了,還說退下來的時候東宮要頂上去。
難道要禪位?
不可能!
趙諶跟著楊時學習,不僅是求學,不僅是處理政務,學習為人處世的事情,更要讀史書。
他讀遍了史書,都從未發現皇帝正值壯年,而且才三十來歲,他還不到二十歲,皇帝就要禪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