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不叛乱,爷要去就藩

第71章 朱高燧的计划

字体:16+-

琉球王高光义不忍心牺牲自己的子民,于是乎匆匆离席,并未给朱高燧一个明确的答复。

实际上朱高燧的计划很是简单,就是要让高光义整合军队,给琉球会和扶桑会施加足够多的压力。

这两股势力在琉球虽然已经盘踞多年,可是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应对黑龙会的压力,根本没有形成统一而凝聚的战斗力。

也就是说这两个帮会看似体量庞大,实际上不过是大而无用,所以才一直没能奈何得了由韩飞一手组建的黑龙会。

如果高光义能够给他们施加足够多的压力,为了自保,他们就将疯狂涌入小琉球。

到时黑龙会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势必要与他们发生直接冲突。

高光义在这场行动中势必是要有所损失,可是只要他态度足够强硬,愿意倾全国之力对抗这两股海匪势力,想要将其驱逐出海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到时黑龙会与其他两个帮会陷入困斗,朱高燧便能借此机会挥师南下,彻底将黑龙会压制下去。

到时黑龙会与琉球会,扶桑会斗得两败俱伤,他正可以借此机会收服黑龙会,同时将另外两股势力彻底歼灭。

届时他兵强马壮,正可以出兵琉球,在此驻军,遏制扶桑难以抬头!

这是一桩无解的阳谋,是对方明知是计,也要跳入其中的陷阱。

朱高燧并不担心高光义会不答应自己的提议,因为对于如今的高光义而言,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

如今的高光义受制于匪患,民意的双重裹挟,自己的处境都已经是岌岌可危。

他不答应自己的提议,那等待他的就只有国破家亡这一个下场。

自己就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除此之外,他还有得选吗?

朱高燧一连几日在京城驻留,在工部挑选合适的工匠,同时在翰林院大举选拔人才。

他给这些人才开具的条件可谓十分丰厚,他们在京城每月只能领到二两银子的俸禄,可跟随自己出海,每月却能领到五十两。

朝廷会将他们的家人迁居到福州,朱高燧每月给他们五天休假,让他们乘坐通商的宝船,前往福州与家人团聚。

除此之外,每逢年节朱高燧还另有表示,他们每年得到的俸禄可以达到千两百银,比他们在京城的待遇高出数倍不止。

而且朱高燧并不反对他们将自己的家眷一并带到岛上,毕竟如此一来,他们就算在小琉球彻底扎根了。

对于他们迁居的家眷,朱高燧不仅给予安家费,而且还许诺他们日后可以在岛上担任官职。

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毕竟人活于世,所谓的无非就是名利二字。

如今既有利可图,又有名可追。

这群人自然是竞相争取出海的机会,只希望能够跟随在朱高燧的身边。

就这样,朱高燧招募了文士,工匠各一百人,并由罗大义带领他们先前往小琉球安家。

至于朱高燧,最近几日不是与朱高煦喝酒,就是进宫陪伴朱棣,并与自己这位皇帝老爹聊天解闷。

如此往复数日有余,眼见着高光义迟迟没有动静,朱高燧也逐渐等得不太耐烦。

他命人对外透露风声,就说自己不日即将出海。

结果当天晚上,高光义果然找到了他!

时隔多日未见,此时的高光义已经不复之前那副从容淡然的模样。

他面色憔悴,双眼乌青,仿佛是熬了几个大夜一般。

得知高光义来到,朱高燧命人将其请到了府内中堂。

“陛下,您来了!”

朱高燧对于高光义的态度仍像之前那般客气。

可此时的高光义却不复之前那般从容淡然。

他微微颔首,面露苦笑:“是啊,我又来拜会王爷您了!”

“在下之前的提议,不知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朱高燧直接切入主题,丝毫不拖泥带水。

高光义闻言长叹一声:“汉王爷,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朱高燧冷笑着反问道:“陛下,贵先祖当年问鼎琉球,凭借的是兵不血刃吗?”

高光义闻言一愣,先是摇了摇头,随即又明白了朱高燧话中隐意:“想要狂赌国本,又岂能不流血牺牲?汉王的意思,我明白了!”

“既然明白,那就不该多做幻想。”

“我知道对于琉球这样的小国而言,过重的牺牲恐怕难以承受,可是想要让你们的子孙后代日后都不受奴役,那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流血牺牲。”

“你要下定决心,肃清岛内匪患,将他们全部驱赶到小琉球,剩下的其他事情,自然不用你来考虑!”

朱高燧如今所要采用的办法就类似于养蛊。

要将各方势力聚集到一起,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这驱虎吞狼的计策,没有足够的力量作为支撑,恐怕也难以玩转。

朱高燧这两天已经与朱棣定下条件,如果到时自己难以压制局面,福州府将会派兵直接参战,确保将这次的冲突控制在一定烈度之内。

就如朱高燧所说的那样,高光义现在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对于朱高燧的这番提议,高光义重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您的意思办!”

“且慢,本王帮你也不是白帮的,你也要答应本王几个条件才行。”

“王爷请讲!”

“此次事成之后,我要在琉球驻军,接住琉球的地理优势封锁扶桑。”

“可以!”

“另外我要在琉球岛上修建船坞,学堂,让人在岛上开课授业,将琉球同化为王化之地,届时你这个琉球王也就将自动退位成藩王了!”

朱高燧第一个提议对于高光义来说还有些侮辱的性质,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任凭别人在自己的国家驻军,这对于高光义来说绝对是一种侮辱。

可在听到第二个提议的时候,高光义心中的不满突然消散,转而竟变得有些不可思议:“王爷,您没和我开玩笑吧?”

“您要为我们修建学堂,船坞,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这我怎么可能会不答应!”

“这明明是我该怕您反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