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一年國庫的稅收才幾百萬兩銀子,你孫星雲大口一張,玻璃作坊的一年利潤就有一百多萬。
康帝,幾乎是要被氣笑了。
“臣說的都是實話,保守估計是一百萬兩。”
“你可知口出狂言,可是欺君之罪。”
“臣不敢欺瞞皇上,隻要皇上您答應入夥。得保西山不被朝廷查封,臣保證每年給您、七十萬兩銀子如何?”
做皇帝,也不是什麽事都是為所欲為的。
康帝想修建皇宮,禦史們站出來,說你奢靡浪費,是昏君所為。
康帝又想著,不修建皇宮,那擴建一下總可以吧。
言官們再次站出來。說你這是勞民傷財。
康帝憤怒了,那朕增加一下後宮的開支,畢竟嬪妃多了後宮的開支,也該增長一些。
言官們再次義憤填膺:自古紅顏禍水,身為一個帝王,應該是不能沉迷於女色。要以江山社稷為重,以天下為重。
總之,康帝想花錢幹點什麽事。戶部的官員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言官們也是一個個的如喪考妣。
康帝想做一個好皇帝,想名垂青史。最終,隻好妥協。
這下臣子們高興了,你皇帝越是艱苦樸素。他們越是馬屁拍的震天響,說你是千古一帝。是個,體恤民間疾苦的好皇帝。
好事都是讓你們這些昏官做了,朕倒成了畏手畏腳的了。
隻因為,皇帝想要花錢修建皇宮增加嬪妃待遇,都得動用國庫。
連年的戰事,再加上邊關為了防禦建奴和吐蕃,每年都得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國庫,其實早就見底了。
沒辦法,國家稅收收不上來,就沒有錢打仗。朝廷,隻能硬著頭皮征稅。
一旦征收的賦稅,超過了百姓們的承受極限,造反也隻是時間問題。
當初康帝就是受不了前朝的苛捐雜稅,最終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被逼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