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共明月

第110章 攻克難關

字體:16+-

自從宋心田提議在由逸行G6改造的新車型上配備811三元鋰電池,胡品正就在積極行動,與各方聯絡物色合適的電池產品。

新能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於2023年底在喀什經濟開發區成立,有著非常先進的電動汽車整車製造的理論經驗,尤其在電池技術方麵,擁有多項可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的國家專利。

811三元鋰電池的生產成本,如果按照60千瓦時的電池組計算,成本價大概在3-4.8萬元,用在零售價不到9萬元的電車上,根本就不現實。

所以胡品正急需與研究院的動力專家們研究如何降低電池成本,在保證滿足新車設計需求的基礎上改造現有電池結構。

按照趙毅峰的說法,最終能安裝進新款車型的鋰電池絕對無法再稱作是811,而是一種全新型號的動力電池,暫時起名叫做極能GB。

極能電池,早就已經存在,新能研究院對其立項開發的時間不短,至今已超過了兩年。由材料科學家、電池工程師、電化學專家、測試工程師等三十餘人組成的研發團隊經過兩年苦幹,取得了極大成功。

目前這一款新型電池已通過實驗室研發與測試階段,即將進入中試生產與驗證期。

當胡品正得知這一消息,拍著腦袋感歎可真是天助領航,隻要喀什西部工廠建成投產,領航就能為新能研究所提供中試生產車間,建立小規模的中試生產線,按照優化後的工藝進行電池小批量生產。

然而與新能研究院簽訂完戰略合作協議,胡品正看到了極能電池的設計圖紙以及性能與參數介紹,不由苦笑出聲,意簡言賅地拋給趙毅峰幾個字:還是太貴啦。

怎麽辦?

應該遵從領航通過市場調研得出的實際需求結論,繼續改進嗎?

可是他們提出的要求,比極能剛立項時更加複雜,不僅要確保實現預定的研發目標,還得在成本節約上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