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五。
大成殿上,欽宗趙桓高居寶座之上,台下靠左的地方,則是放了一張椅子,趙諶正坐在那裏。
大宋朝堂的格局是這樣的,天子高高在上,往下則是一片相對高一些的地方,宰執和趙諶這種參政議政的皇室子弟在這一片,宰執下的官員,則又在下麵的台階上,宰執議事,他們基本上是沒資格參與的。
對於大宋諸位臣子來說,他們清楚現在的局勢,隨著勤王軍的逐步到來,汴梁基本上沒太多危險了,可是這樣一來,之前力主和談的白時中、李邦彥,還有在金營裏的張邦昌,都就成了笑柄,這對他們的政治前途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其中還包括了帝師耿南仲。
之前他們就一直在勸趙桓和談,一直在強調金人的強大,同時還拿趙諶說事,認為太子這麽多年沒有消息,很有可能是已經被金人給抓住了……
太子都被抓啦!官家你還掙紮什麽!
趙桓真的差點就動搖了。
因為這幫人都有深夜入宮的權力,他們就趁著沒人的時候,輪番上來勸。
別說趙桓是個耳根子軟的,正常的都容易被勸到溝裏去。
還好趙諶出發的時候就對趙桓不斷的說,自己一月之內肯定回來,一定要相信李綱,讓他堅持守城,隻要汴梁沒問題,就可以堅持。
如果自己沒回來,那就是死戰場上了,到時候隨便趙桓怎麽做,反正他對大宋是盡忠了。
這話非常的有力量,也正是這話,讓趙桓堅持到了今天。
現在,他心裏算是有底了。
“眾卿,太子出征二十餘日,對河北局勢比較了解,現在就讓太子與眾卿說說,現在的情況如何。”
趙桓沒有給宰執們說話的時間,而是直接對所有大臣說。
白時中和李邦彥對望一眼,感覺有點不妙。
耿南仲也愣了一下,這件事他完全不清楚,要知道作為帝師,趙桓是什麽大事都和他商量的,這件事卻沒有和他說,這似乎意味著,趙桓已經不再信任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