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雖然開心,不過還沒有得意忘形,看到趙諶對自己又使了一個眼色,立即就明白過來了。
“看到梅卿,想起如此剛正有力的大臣,卻被排斥在朝堂之外,在地方蹉跎數年,朕心中就極為憤怒!”
趙桓突然再次發難,讓朝堂的官員們再次愣住了!
官家你又要鬧哪樣啊!讓太子統領兵馬和抗金之事,戶部大地震,把前線和後方都掌握住了,現在還想要幹什麽?
好好的垂拱而治,把事情都交給我們這些忠臣去幹,不好嗎?
如果換了平時,百官可能還覺得沒什麽,畢竟趙桓就算突然提起什麽人,也應該是偶然,可是看今天,趙家父子一唱一和,還找了李綱當捧哏,先是讓趙諶實際上掌握了汴梁附近數十萬兵馬的直接掌控權,然後拿下了戶部,啟用了和他們不是一條路上的梅執禮……
不都是找個事情為由頭,然後慢慢的展現出真正的意圖的嗎?
先是讓趙諶講解現在的戰場局勢,說著說著,統領汴梁內外士兵的權力,就交到趙諶手裏了!
然後借著趙諶噴李梲,噴著噴著,就把戶部拿到手裏了!
現在說起王黼……又要幹什麽呢?
趙諶統兵這件事上,捧哏是李綱,戶部的事情,捧哏的是梅執禮,那這件事……
這個時候,一個顫巍巍的老頭兒,走了出來。
百官看到此人,都不約而同的在心裏“哦”了一聲。
哦,原來是他啊,難怪。
此人正是大儒楊時。
北宋儒學算是發展到了一個極盛的時期,二程就是其中的代表,堪稱儒林宗師,理學的奠基人。
而楊時作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也是活得最久的一個,他現在已經七十三歲了,程門理學的繼承人裏,他現在就是地位最高資格最老的那一個。
活得久,就是老藝術家。
楊時還不是一般的老藝術家,作為現在大宋儒生中資格最老的一個,幾乎就可以說,他代表了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