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

第51章 不怕死的宋使

字體:16+-

在馬擴的率領下,這批預備役開始了在大宋軍民看來,慘絕人寰的訓練。

在馬擴指定的一批教官的率領下,他們先是訓練了三天的站軍姿、立正稍息向右看齊,根據口令轉彎齊步走,一邊走還要一邊念口號……

頭一天簡直是一地雞毛,尤其是很多人左右都不分,讓教官們頭都要炸了,不過他們基本上也都是這麽過來的,這些教官都是趙諶從那四千人裏挑出來的,識字,比較聰明的士兵擔任自己身邊的侍從,對趙諶的這一套算是熟悉,所以還是堅持了下來。

等到隊列和聽口令學得差不多了之後,馬擴和教官們就開始帶著他們進行各種體能訓練,最簡單的就是長跑,以及各種戰術動作……

這些現代化的戰術動作對冷兵器格鬥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紀律性部隊的優勢就在這裏,數十上百成千人都可以根據一個號令同時行動,就算手裏拿的隻是燒火棍,也足夠結陣抵禦敵人了。

說穿了,冷兵器時代,最精銳的士兵,也不過就是這個要求。

古代士兵的對抗,很多時候都是菜雞互啄,換了抗美援朝時候的誌願軍,就算全部換上冷兵器,穿越到曆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可以暴打全世界。

而這些為了將來良好生活而拚命的預備役們,基本上沒有掉隊的。

因為在嚴格的訓練之外,趙諶還給他們提供了足夠豐厚的夥食,加上一些娛樂活動來提振士氣,訓練的間隙,教官們有的還會教士兵認字。

實際上隻要有良好的夥食就足夠了,這年頭,為了一口飽飯拚命的人,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對家庭條件有嚴格的要求,就是因為趙諶知道,這些人既然有牽掛的人,那麽上了戰場,才會真的敢死——正是因為他們全身都是軟肋,才會真的拚命。

就好像那些三十多歲有房貸有老婆孩子的社畜一樣,他們是最擔心公司把他們辭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