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雨

第28章 平衡之道

字体:16+-

“你才反应过来啊。所以,能把那套衣服变成现实,你就偷着乐吧,还贪得无厌。”王长辉长舒一口气,知道女儿应该会知难而退了。

“爸,你在这儿和我纠缠半天,就光喂我吃饼啊。”王晓楠这下是真生气了。

自己不仅白白高兴一场,还哀求半天,原来连基本盘都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王长辉也不多言,打开手机,给她发了张图片过去。

“看看吧。这饼烙得漂亮吗?”王长辉故作严肃地说道。

手机那边沉默半晌,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惊得王长辉赶紧把手机从耳旁挪开。

“太好吃啦!爸,赶紧给我送来!唐回鹘夫人装我只看过壁画上斑驳的图案,想不到复刻后的成衣竟如此美轮美奂!我要是穿在身上,必定艳压群芳!……哎,奶奶,你干嘛……别抢啊……”

手机里一阵“噼啪”作响,似是有人争夺……话语权。

王长辉正不明就里,手机里就传来了老母亲严厉的斥责之声。

看来,姜还是老的辣,手还是老的快。

“长辉,你这是干什么?囡囡现在刚进入初一,你知道初一意味着什么?”

王长辉还没想好答案,老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标准答案:“意味着学习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这对囡囡来说,是新的开始,更是新的起点!”

王长辉连忙口中称“是”,还不忘顺便拍拍马屁,以表支持:“妈,不愧是退休老教师,总结得到位。所以说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呐。”

“所以你这不专业的人就不要专程打来电话干扰!囡囡现在是关键时期,你还给她发些奇装异服的图片,还要给她买来参加什么活动?!她现在的任务只有一个:学习!”王长辉的母亲斩钉截铁地说道。

“奶奶,学习又不是……学习的全部!这是我的爱好!我妈也支持的!”手机里传来王晓楠微弱而坚定的声音。

王长辉无奈地拍了拍头,心道:“儿啊,糊涂啊!你不提你妈还好,说不定还能浑水摸衣,你这一提,就只能衣带渐远终会悔去吧。”

果然,老母亲一听这话,立马暴跳如雷。

“你妈那是溺爱!溺爱都没好下场!”老母亲说完,粗暴地挂掉了电话。

王长辉叹了口气,他深知,两代人在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上存在着永难逾越的鸿沟,不管双方如何意难平,都难以填平。

但如今这社会,生活压力重重,夫妻双方都得出门工作,孩子一生下来,就得迫不得已地从遥远的家乡主动搬来这条鸿沟在家里横着。

有的人选择妥协,装作视而不见,就算被逼无奈看见了,也会轻轻一跃,悄无声息地落在对面,譬如王长辉。

而有的人试图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将它填平,以期踏平沟壑、一马平川,有如严秋月。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是严秋月努力后败下阵来的感慨。

谁的生活不期望像高悬的明月一般皎洁璀璨?

谁却又只能在现实的沟渠旁无奈仰望星空呢?

生活只能这样,认清现实、保持热爱,你就能在幸福感上超越大部分的家庭。

王长辉一直觉得自己的妻子就是带着理想主义者那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让她在王晓楠的教育上变得冲动易怒,常常与老母亲剑拔弩张。

当然,他也认可妻子的想法,不认同老母亲已显陈旧的观念。

但又能怎样?

当你只能邀请她前来助阵的时候,接受她,而不是试图去改造她。

王长辉拨通了严秋月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又在加班。”这一刻,王长辉很是心疼自己的妻子。

自己不在的日子,她的确要付出更多。

不一会儿,严秋月的电话打了过来:“什么事?”

声音极尽疲惫,一定是被一台大手术消耗了太多的精力。

王长辉心中本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告诉她自己规划的书店已成,还为县里促成了一次看起来规模宏大的嘉年华活动。

但他知道,这个时候,妻子即便一个字不说,光是倾听,对她来说,都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精力消耗。

“没事,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王长辉语气温柔。

但严秋月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与他共情了,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对了,囡囡要的唐装我帮她找到了,她很开心。”

“真的?太好了!她为这事,天天在我耳边念叨呢。”严秋月的声调里带着惊喜。

王长辉有些失落,看来只有女儿的一举一动,才能牵动妻子的喜怒哀乐。

“工作结束了,就早点回家休息吧。”王长辉保持着平静的语调,不让妻子听出自己刹那之间的情绪。

“嗯。”

“你辛苦了。”王长辉补上了这句话,才挂掉了电话。

第二天,王长辉在书店设计稿上让唐玲补上了过道另一侧墙上的古服饰装饰。

“太精美了!你确定就是这件衣服将挂在书店的墙上?”

电话里,唐玲看完图片后,极尽赞美之辞。

“可是修改完之后,我突然感觉两边墙上的装饰极不对称!”唐玲又略带忧虑地说道。

王长辉闻言一惊,焦急地说道:“不会吧,这设计稿可是你斟酌再三、几易其稿才大功告成的。昨天我在孙书记办公室里,他都当面催我上报设计稿了,我实话也都放出去了,就这几天上报!你可别在这关键时刻摆我一道!”

唐玲笑道:“我就是觉得你这回鹘夫人装太过艳丽、太过华贵,担心把松江土布的气势给比下去了!当初我设计这代表两种文化的装饰品时,就一个原则:土味相投!丝路常年风沙,正经土味儿;而江南一衣带水,带着一股洋气。这一土一洋,在文化气质上显得不协调不对称,不合适。我思索考察了很久,才把上海松江土布作为江南文化的装饰代表,以期平衡土味。谁知你弄来了这么一套回鹘服饰,也太洋气了吧,两种文化气质又换了个个儿,还是一土一洋,平衡又被打破!”

王长辉也笑了:“你没想到丝路上也曾经有如此艳丽洋气的服饰?”

“完全没想到!我看过敦煌壁画上回鹘夫人装,不觉耀眼。谁知复刻的实物竟如此明艳照人,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壁画历经千年,矿物质颜料经过不断氧化,已经褪色不少,所以看起来才有晦暗的感觉。我能想象它们问世之初那惊艳绝伦的模样!”

“早知如此,应该选择更加洋气的代表海派文化的服饰与之相配,比如上海旗袍。”唐玲若有所思地说道。

“历史不够、文化属性不足。别改了,就这样,我觉得挺好。文化装饰没必要非得暗合中庸、平衡之道,就算让丝路文化压我们一头又何妨!”

设计方案最终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