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風采,非吾等藩國可比,令眾藩國景仰。”
信中極盡褒美之詞,姿態頗低。
朝雲和十六部那幫人也有今天!
一眾負責外交的官員心中長舒一口氣,再也不用像大燕時百般低聲下氣,連對麵一個小官吏都要討好。
光是聽就要起雞皮疙瘩,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在大殿裏手舞足蹈。
“元徵新帝,人中龍鳳。朝雲願獻姿色豐美、家世純清之貢男數名,並攜朝雲之物產入宮,以結世代友好,共譜佳話。”
邵流玉讀到一半,抬眼看向殿中高椅上的人。
不出所料,易銜月的表情果然精彩。
“……”
她沒有出言打斷,默契地懂了這封奏書的意思,靜靜看他表演。
幾個老學究捋了捋胡子,揣度這“貢男”兩字。也是,元徵是女帝,朝雲獻貢女也說不過去。
“臣等覺得此事利好於元徵,邵丞相對此有什麽看法?”
學究們看向這位少年,頗為期待他的回答。
邵流玉一笑,“臣認為,陛下不應全盤收下。”
“哦?”眾人的目光齊齊看向他,十分不解,“請在宣政殿中陳明。”
“臣直言了。”
邵流玉認為,新朝初立,各藩國日後定會輪番示好。
後宮裏異族的人一多,難免烏煙瘴氣,說不定還會有其他糾葛產生。
眾官細思片刻,是這個道理。男帝和女帝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子嗣生養,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往後宮裏住的。
他們連連點頭稱是,“臣等讚同邵丞相的意見,陛下可以從中擇出眾者納入後宮,寧缺毋濫。”
易銜月接過卷軸,細細看向上邊的貢男名單。
最下麵一行,赫然寫著“大祭司之孫,納蘭晴之子,納蘭克己”。
她眉頭一皺,反複默念著“納蘭晴”這個名字。
自始至終身份未名的宜貴妃,終於找回了自己的姓名,她的孩子叫納蘭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