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嫁,惹上清冷世子逃不掉

第59章 认下又怎样

字体:16+-

看着余氏慌慌张张的模样,老太太狐疑地站起身,“衙门?哪个衙门?”

不等余氏回答,衙差已经直接进了门,“我等是京兆府衙门的,奉府尹大人之命前来传人!”

老太太大吃一惊,强自稳了稳神挤出一丝笑,“不知大人要传的是哪一位?府中下人若有作奸犯科者,温家绝不姑息。”

“你可是温老太太?”领头的衙差上下打量着老太太冷声问道。

老太太点头,“正是。”

领头衙差冷笑一声,“要传的就是你,带走!”

老太太一个趔趄差点倒下去,“不知老身犯了什么罪?”

“犯了什么罪,到了大堂上就知道了。”领头的衙差摆手叫后面的过来带人。

高氏和余氏也是惊呆了。

余氏从怀里摸出钱袋子,就往衙差手里塞,“衙差大哥,您通融通融,我们家老爷也是朝廷官员,老太太年纪大了,怕是上不得公堂…….”

温家的当家老太太若是被带上大堂,那温家以后还有脸吗?

衙差一把将钱袋子拍在地上,“我等只管传人,不管多大年纪,也不管是什么人。”

非是他们不稀罕银子,等在大堂上的可是宁王世子妃啊,他们哪里敢徇私?

高氏眼睛骨碌碌一转,“差大哥,我们家表姑娘,老太太的亲外孙女可是宁王府世子妃,您不看我们温家的面子,总得看看宁王府的面子吧……”

衙差冷哼一声,差点没笑出来,“废话少说,带人!”

两个衙差应声来拉老太太。

老太太灵机一动,身子一晃,开始装死。

哪知衙差根本不管,直接架起来往外拖,“这是亏心事做多了吗,还没上大堂,就吓成这样?”

高氏和余氏无奈,只得赶紧喊人,“快,快去通知老爷。”

话音刚落,却听领头的衙差又问,“你二人就是大房的高氏和二房的余氏吧?”

两人一惊,想不认也不行,只得颤着声音答了,“是。”

“一块儿带走!”

到了最后,除了温玉娇和温家几个未成年的小辈,其余人全被带走,一路浩浩****押往京兆府,引得许多路人围观,还有相当一部分看热闹的一路跟随。

宁王府。

苍越匆匆进了秋枫庭,“世子爷,世子妃刚刚去京兆府大堂递了状纸……”

宋应珩微微一愣,“所为何事?”

“属下尚且不清楚,不过,是与温家有关,京兆府已经派了人去温家传人了。”

宋应珩面有不解,“与温家有关?”

他知道温家作为外祖家,并不真心待何夕染好,要不然何夕染也不会因为想要离开温家而设计自己。

也听何夕染说过,何以安是多年前从温家走失的。

可闹到与外祖家要在公堂决裂,究竟是因为什么?

“拿我的兜帽来。”宋应珩立即起身。

到了京兆府大堂,老太太也不装死了,伸长了脖子往堂上看。

就想弄清楚,究竟是什么人将温家一大家子都告了。

待看到何夕染那张脸,下意识走上前小声问,“夕染,是你将温家人告了?”

何夕染看也不看她,“正是。”

老太太心里一咯噔,立刻语重心长道,“夕染啊,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咱们不能在家里说,非要跑到公堂上来做什么?”

何夕染转过头,面色冰冷,“温老太太莫要乱攀亲戚,我与你,可不是一家人。”

老太太脸色顿时难堪至极。

眼瞅着何夕染当众不给她一点脸,再说什么已然没用。

再不想与她翻脸,也不得不翻了……

“你这是何意?难不成做了世子妃,就不认我这个外祖母了吗?”老太太沉声质问道。

余氏见状跟着道,“是啊,表姑娘,可别忘了,你住在温家十年,老太太待你如嫡亲的孙女一般,你怎能不知感恩呢?”

高氏也忍不住,“前不久你嫁入宁王府,温家可还给了你不少陪嫁呢,这才没几日的事儿,你怎么就翻脸无情了?”

几人的话,使得堂外围观看热闹的不少人立刻小声议论起来。

“哎呀,没想到这宁王世子妃竟然是个恩将仇报之人,一朝飞上枝头,连自己的外祖母一家都不放过……”

“这可真是看不出来啊,瞧着宁王世子妃花朵一样的美人儿,竟然有这样恶毒的心肠吗?”

“你懂什么,这就叫人不可貌相,有个词叫蛇蝎美人儿,没听说过吗?”

听着这些议论,老太太和高氏余氏三人心中一阵得意。

京兆府大堂不想来也来了,可最终究竟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肃静!”京兆尹高大人怒目一拍惊堂木,堂内堂外立时安静下来。

“堂下被告可是温家老太太以及长房高氏和二房余氏?”

老太太慌忙带着高氏和余氏跪了下来,“回大人,正是。”

“好,温老太太你来说,当年世子妃何夕染是如何到的温家?”

这个问题,老太太想都不用想,“回大人,当年老身的女婿死在南疆战场,女儿伤心过度,不久也撒手人寰,因外孙女何夕染和外孙何以安孤苦伶仃,老身于心不忍,才让两个儿子将他们接来了上京,住在了温家…..”

“怎么接来的?当时何家的家产又去哪儿了?”高大人面无表情。

听到这个问题,老太太顿时有些心虚。

想到上次给何夕染写下的字据,迟疑着不知该如何作答。

“还不赶紧实话交代?”高大人一拍惊堂木,老太太一个激灵。

“大人明鉴,当年她们姐弟年幼,又无叔伯和其他亲人,老身便替他们姐弟保管了家产,关于这一点,先前我已与世子妃说清楚了,并已经把剩余的家产五万两银票亲手交到了她的手中。”

老太太说着话去看何夕染,“外孙女,这话我说得没错吧?”

何家的二十万两家产不认上次也认了,何夕染字据都写了,双方各保存一份,想改口已是不可能。

不管就算认下了又怎样,银子可都还给何夕染了……

大堂外。

宋应珩站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堂上,一顶兜帽将脸遮得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