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動靜,學子們頓時精神一振,紛紛看向歐陽久,“歐陽兄,你看出什麽來了?快說啊!”
“是啊!咱們當中,就屬你對這山山水水最了解了!”
歐陽久祖上乃京西南路金州人,那裏山高水清,多出擅山歌者與捕漁者,而歐陽久自小在那裏長大,對山山水水了解頗多,因此他說的,大家都願意相信。
歐陽久也不藏私,直接上前一步,興奮道,“諸位且看,這木桶左側的缺口,是不是就像岷江原本的河道一樣寬而高?而這右側的缺口,就像現在正在挖的河道一樣,窄且低?”
聞言,眾學子不禁望向一旁的岷江。
果不其然,河工們都聚集在岷江的東側,看他們的站位和分布,可以推測出要挖的河道寬度,很明顯比西側未挖的河道窄了許多,而因為挖了河沙,東側的河道也比西側原本的河道低上了許多。
和這木桶上的缺口特征,正巧對應上了。
歐陽久繼續分析道,“從衙役大哥水桶裏倒出來的水,就好比這岷江的江水。當江水來得緩慢稀少時,水就會優先流向低缺口這一邊;而當江水來得湍急大量的時候,大部分的水就會從這個隻比低缺口高了一點、但又寬了很多的缺口流出!而低的缺口因為寬度比較窄,流出的水反而少了幾成!”
他指著地上的木盆,“你們瞧,這木盆裏流出來的水,是不是一邊多一邊少?”
眾人望去,發現還真是,從高而寬的缺口裏流出來的江水,比低而窄的缺口裏流出的江水,多了將近兩成左右。
“哦!我明白了!”卞陽春恍然大悟,“春夏時岷江的江水湍急又量多,若是將東邊河道挖得窄一些,到時候山洪一來,便會有六七成的江水流向原本的河道,剩下約三四成的江水會順著低而窄的河道流向玉稷山河道口,為東部縣城的田地提供澆地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