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允熥则将自己扮作一位少年公子。
由于他生日偏小,按照周岁来计算,也就仅仅十四岁而已,所以他的声音尚未经历变声期,依旧略微有些尖锐。
这般模样,说他不超过十五岁,旁人也定会深信不疑。
怀着轻车简从的打算,两人只让何广义带着几个锦衣卫装扮成仆人的模样,一同骑马直奔赵思礼的宅第。
这些日子以来,朱元璋暗中进行了仔细的探查,并未发觉赵思礼有任何劣迹。
赵家的大小姐不单是个侠义心肠的女子,自幼还跟随儒生读过书。
虽说在学识方面达不到徐妙云女诸生的高深境界,但一般常见的书籍也是能够通读的。
像女红针黹之类的活计,也能跟上大流,也算得上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孩。
得到锦衣卫详尽而又准确的汇报后,朱元璋心里算是有了底,这才决定跟着朱允熥一道前来考察。
到了门口,朱元璋伸手拍了几下门环。
便有一个家人匆匆忙忙地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说。
“几位尊客,实在抱歉,敝上因公务外出尚未归家,如今家里是由大小姐在主持家务。”
朱元璋缓缓说道。
“老夫姓牛,单名一个八字,官拜锦衣卫千户,此次乃是奉上头的命令来见赵家小姐的,还烦请管家代为通报一声。”
管家听闻,心里顿时有些发毛。
锦衣卫在京城那可是权力极大的存在,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人找大小姐究竟所为何事。
但大小姐最近掌管家务,并非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女子。
“几位大人和公子,请先进客厅稍坐,小的这就去通报大小姐。”
说着便将众人请进客厅,奉上了上好的茶,随后又赶忙命人去后堂请大小姐。
没过一会儿,只听得一阵清脆的环佩叮当之声传来,有两个婢女陪伴着赵宁儿从里面袅袅婷婷地走了出来。
赵宁儿头上戴着一个精致的帷帽,下面垂着轻薄的轻纱,恰到好处地遮住了面容。
她恭恭敬敬地给朱元璋福了一礼。
“民女赵宁儿拜见千户大人!”
朱元璋微微抬起手臂,和声说道。
“赵小姐快快免礼。”
赵宁儿抬眼轻轻一扫,只见朱允熥穿戴不俗,却并未坐下,而是笔直地站在朱元璋的身后。
她只当朱允熥是朱元璋的随从,便也没有过多搭理。
她心中却暗自思忖着:三日里我救下来的这个少年究竟是什么身份?
那天瞧着他的身边也有不少保镖相随,怎么如今还需要站在一个千户后面?
朱元璋态度随和,如拉家常一般询问起她家里的情况。
这一番交谈下来,才知赵夫人早在一年以前就已经故去,家里也没有其他的男丁,因此大小姐挑起了主持家务的重担。
朱元璋脸上挂着笑意说。
“老夫虽是武职出身,但自幼也颇读了一些诗书,心中有些疑问,想要请教一下赵小姐,不知赵小姐是否愿意为老夫解惑?”
实际上就是专程来考察这位女孩的学问的,所以也就开门见山地切入了主题。
赵小姐神情恭谨,回应道。
“还请老先生出题,小女定当尽力回答。”
朱元璋转头看向旁边的朱允熥,说道:“还是由你来出题吧!”
朱允熥读过众多书籍,脑海中灵光一闪,开口说道。
“我请教赵小姐一副对联:趁月嫦娥归碧海。”
他的声音相当尖锐,赵小姐听了以后,心中不禁暗想。
那位牛大人自称是锦衣卫的千户,难道这位是宫里的一位小公公?
他们此番来寻访我,究竟是为了什么?不知怎的,一想到自己救的那个英俊少年居然是个太监,心里也略微有了一些失望。
但既然对方表明是奉了皇帝的旨意而来考察自己,她便稍作思索,随口答道。
“持觞吕祖笑黄粱。”
朱元璋捋着胡子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叹道。
这个女孩反应敏捷,才思出众,果然不一般。
谁知道那女孩说道:“这位公公好才情,小女也想请教一下你的才华!”
朱允熥心中暗自嘀咕。
“什么公公,我长得那么像太监吗?”
不过他脸上仍带着笑意说。
“在下并非宫里的宦官,今日陪着长辈过来拜访,也是为了答谢赵小姐前日的救命之恩!”
赵小姐仔细再看,这才发现自己闹了一个大乌龙。
对面的少年看起来年幼,声音也发尖,但的确是如假包换的大男孩。
她的脸上瞬间泛起一丝红晕,略带歉意地说道:“原来是我误会了,公子莫怪。”
朱元璋在一旁看着。
“赵小姐果然聪慧过人,不知对于诗词文章,可还有更多独特的见解?”
赵宁儿微微欠身。
“小女才疏学浅,不过是略懂皮毛罢了。还望大人和公子多多指点。”
朱允熥接着说道。
“那赵小姐可否以春日为题,即兴赋诗一首?”
赵宁儿略作思索,轻启朱唇吟道。
“春风拂柳绿,花苞欲吐鲜。暖阳照大地,万物展新颜。”
朱元璋再次点头。
“不错不错,赵小姐这诗作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美好的春日美景之中。”
朱允熥也附和道。
“赵小姐这诗写得妙极,生动形象,让人读来心生欢喜。”
赵宁儿谦虚地说道:“公子过奖了,只是随心而作,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想到这里,她的心情略微好了一些。
“恕小女子冒昧,这位公子请听题:宇宙初开,赖有明家日月。”
朱元璋暗赞这赵家小姐果然不凡,心中暗想。
“赵家小姐果然不愧是学武的,这言语之中自有一股大气,当真能做我孙儿的正妃!”
朱允熥也是才思敏捷,张口就来。
“山河再造,首推大帝一人!”
这句话自然是在赞颂朱元璋重开尧舜之天的丰功伟绩。
而且,上联还是一个拆字联,把“明”字拆成了日和月。他对的下联也是一个拆字联,把“大”拆成了一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