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早早地便來到了朝房,在朝房內稍作等待之後,便去了朝堂。
他剛在朝堂站定,立刻有一人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
此人乃是給事中金九桓,隻見他大聲說道。
“陛下,微臣要彈劾吳王!吳王勒索鄉紳,此等惡行已激起民憤。若不對其治罪,難以平息父老鄉親們心中的怨恨,還請陛下明斷,定要對此事做出公正裁決!”
朱元璋迅速轉頭看向了朱允熥。
“朱允熥,此事是否屬實?”
朱允熥趕忙向前一步,回答道。
“皇爺爺,孫兒這段時間一直忙得不可開交,整日不是在小學授課,便是為工廠之事奔波操勞,實在是分身乏術,哪有閑暇去勒索鄉紳,皇爺爺,還請您明察秋毫,莫要聽信讒言。”
金九桓見此情形,隨即向朱元璋拱手請示。
“陛下,微臣很想請教吳王殿下幾個問題,還望陛下恩準!”
朱元璋從鼻腔中發出一聲“嗯”,表示同意。
金九環得到許可後,朝著朱允熥鄭重地作了一個揖。
“吳王殿下,昨日您是否指使低賤頑童向鄉紳之子張亮勒索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兩白銀?微臣將這數字說得如此詳盡有零有整,絕非信口胡謅,這般具體的數目,也更增添了此事的可信度。”
朱允熥從容回應道。
“金大人,您這話可就大錯特錯了。昨日之事,實乃張亮等一幹人等仗著人多勢眾,跑到第一小學尋釁滋事,孫兒我作為一方之主,怎能容忍此等惡行?故而對他們稍加懲戒罷了,這絕非勒索,而是合理的罰款!”
朱元璋聽到這裏,滿臉疑惑地問道。
“居然有人敢上第一小學鬧事?究竟是怎麽一回事?速速道來!”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開始詳細地講述起來。
“皇爺爺,事情是這樣的。國子監的那些學生不知為何,突然跑到第一小學找茬,不僅如此,還有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也跟著摻和,一同為難那幾個無辜的小學生,其中,那個號稱對聯王的胡來運,還有號稱神算子的張亮,皆是國子監的監生。他們本應是知書達理之人,卻做出這等有失體麵之事,那胡來運明明一大把胡子了,卻還厚顏無恥地自稱是童生,甚至還大放厥詞,說什麽同聲質問童聲不算以大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