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思的脸皮狠狠抖动了一下,颇有一种秀才遇见兵的感觉。
在他的世界观里,哪怕背地里早已撕破了脸,但表面上的关系该装还是得装,可他这样的想法在李修文这儿根本不管用。
李修文变了很多,但唯独没变的就是从来不把面子当个东西,一言不合直接骂娘,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关系是什么,也不在乎他翻脸之后的后果。
“老三,你那个狗屁破军两度刺杀我,我命大,躲过去了。”李修文盯着李不思的脸颊,一字一顿说道。
“在诸兄弟之中,你是最想让我死的那个人,所以你觉得我为什么要给你好脸色配合你演戏,为什么要把你当个人呢?”
“你杀我两次,我就杀你二十次,只要这二十次你都能躲得过去,那我给你一个握手言和,再续兄弟情谊的机会。即便你死了,我到时候依旧还是会逢年过节给你烧点纸钱,祭奠一下你我之间的兄弟情谊的。”
李不思的脸色渐渐冷淡了下来。
在这一刻,他强烈的感受到了李修文想要弄死他的决心。
伸手下意识的捏了捏自己的下巴,李不思说道:“今日我奉父皇的旨意来跟兄长致谢,听兄长这意思,只要给钱这事就算我办了?”
“嘿,你还真说对了,给钱就行!”李修文笑道。
“你要是够讲理,给的钱足够多,孤可以容忍自己看着你这张豺狼般的脸,假意逢迎,甚至可以请你进去喝杯茶,或者吃两杯。”
李不思:……
他被李修文的不要脸彻底的打败了。
他真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同时间,他也看出来了,东宫现在是真的穷。
穷到让他这位脾气和长枪一般直的皇兄,居然都开始假装笑脸了。
这么一想,李不思忽然有些开心了起来。
他这位皇兄现在非常厌恶看到他,可因为银子,他还必须要假意逢迎。
这不就跟广河上那些红倌人一般无二?
想到此处,李不思果断点头,“好,这些东西大概值个万两白银,我为兄长翻一倍,不,两倍,请皇兄陪我喝两杯如何?”
李不思堵在胸膛里的那股气一下子就顺了。
花钱买太子低头。
世间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
这可比在广河之上砸钱强逼那些清倌人宽衣解带,嘤嘤轻吟,娇呼着郎君不要,更让李不思感到畅快。
李修文赞赏的看了一眼李不思,点头说道:“算你小子上道!”
李不思唤来了等候在外面的扈从,将那些礼物都拿了出去,然后从怀中拿出数张银票递给了李修文,“皇兄,两万两!”
李修文看也不看,一把搂过银票揣进自己的怀中,随即高声喊道:“老六,带晋王殿下去喝两杯。他这段时日风餐露宿,看样子对酒馋的厉害,你可得陪好了。”
立在暖阁门口的卫同贤,带着满脸谦和的笑意立马走了上来,“殿下放心,老奴一定舍命陪好晋王殿下。”
李不思的脸色骤然黑了下来,“皇兄,你让下人作陪,有些过分了吧?方才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方才怎么说的?老六在很多场合都能代表我,而且他还是父皇潜邸的老人,怎么,你看不起他?”李修文扬声问道。
李不思冷冷的盯着李修文,忽然低头嘲弄的笑了一声,“皇兄如今这张面皮,令臣弟真是大开眼界。”
“东宫的酒太高贵了,臣弟实在不配喝,这便告辞!”
说罢,他愤然甩袖,转身离开。
“老六,去送送。”李修文不屑说道,“晋王深更半夜的来当善财童子,别搞得我东宫很不懂礼数。”
“喏!”
正准备出门的李不思听到这句话,脚下猛地一个趔趄,牙关猛地紧咬,拳头悄然攥了起来。
这个王八蛋,简直欺人太甚!
李修文揣着银票,乐呵呵回了暖阁。
又小挣一笔。
若是每天都有这样的好人,他大概要不了多久,这日子就又能重新滋润起来了,仅仅只是李不思这一笔,就比他往里日的用度高多了。
暖阁内,李元景站在窗前,鬼鬼祟祟的偷窥着院中的李修文和李不思。
只是距离有些太远了,他根本什么都听不到。
只看到李不思给了李修文一些银票,然后就转身回去了。
李元景小小脑袋瓜里,顿时充满了大大的疑惑。
三哥深更半夜的来给太子送礼,随后又带走了礼物,给了太子银票?
他们这是在搞什么?
难道是有什么交易?!
李元景看到李修文回来,匆匆回到了位置上,盘腿跌坐。
只是心中的疑问却越来越浓烈。
他们刚刚到底是在做什么?
李修文走了进来,往软塌中一躺,说道:“小弟,我们继续!”
“皇兄,三哥离开了?”李元景试探的问了一句。
“嗯,走了。”
李元景看李修文的态度有些寡淡,于是笑容更加真诚了几分,故意说道:“三哥这深更半夜的,怎么匆匆来,又匆匆的离开了?”
“谁知道呢,那个神经病行事不一直都是这样,什么都喜欢搞的神神秘秘的,随他去。来吧,我们继续。”李修文随口说道。
李元景心中顿时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老三和太子绝对私下里有什么交易!
如果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太子为何说的这般含糊?
只是,礼物,银票……
他们这是牵扯到了什么交易?
李元景百思不得其解。
“话说那黑旋风李逵道:‘哥哥,你且说那三件事?’宋景道:‘你要去沂州水县搬母亲,这第一件,径回,不可酒。第二件,因你性急,谁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取了娘便来。第三件……’”李修文躺在软塌里,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将《水浒》娓娓道来。
他初次接触《水浒》是初中时的课后作业,后来,得闲便会翻看一下。
四大中,他把《水浒》和《三国》都快翻烂了。
但另外两本,却无数次都只是看了个开篇。
故事因人而异。
李修文觉得自己大概就只适合江湖和伐不道。
用世家和豪绅堆叠起来的,表面上看着春秋鼎盛的大魏,如今其实也需要伐不道,征不平,威加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