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5:神医致富,将妻女宠上天

第65章 肠梗阻手术

字体:16+-

原本简陋的里屋,被张大山重新装修了一番,刷上了白墙,铺上了干净的地板,还弄了个无影灯,虽然是用汽油灯改造的,但也比以前那昏暗的油灯强多了。

王三看着焕然一新的里屋,啧啧称奇,

“大山哥,你这……是要把济世堂变成皇宫啊?”

张大山哈哈大笑,“皇宫算什么,以后我要把它变成现代化医院!”

这天,张大山正在给一个病人看病,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吵闹。

他走出去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跪在济世堂门口,哭喊着,

“大夫,救救我儿子!求求你救救我儿子!”

妇女身旁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男孩,看样子只有七八岁,肚子肿得像个皮球,呼吸微弱,奄奄一息。

张大山见状,连忙上前查看。

“孩子这是怎么了?”

妇女哭着说:“他吃了好多野菜,肚子疼得厉害,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张大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的情况,像是肠梗阻!

这在70年代,可是个致命的病!

肠梗阻手术风险极高,医疗条件简陋,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自己必须放手一搏。

“孩子的情况很严重,需要马上动手术。”他对孩子的母亲说,

“但是这手术风险很大,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

孩子的母亲泪如雨下,紧紧抓住张大山的手,

“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愿意试!就算……就算……”

她哽咽着,说不下去。

张大山拍了拍她的手,“放心吧,我会尽力的。”

他转头对刘大夫说,“准备手术!”

刘大夫一听,吓得脸色都变了。

“大山,这……这可是肠梗阻啊!咱们这条件,能行吗?”

“不行也得行!”张大山语气坚定,“人命关天,我们必须试一试!”

简陋的手术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汽油灯发出昏黄的光芒,照在张大山严肃的脸上。

他拿起手术刀,开始了这场与死神的赛跑。

“剪刀!”张大山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手术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刘大夫连忙递上剪刀,手抖得像筛糠一样,差点把剪刀掉在地上。

他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张大山手中的手术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张大山的手异常稳定,仿佛精密仪器一般,精准地切开、分离、缝合。

他每一下操作,都牵动着刘大夫的心弦。

手术室外的哭喊声,时断时续地传来,像一根根细针,刺痛着张大山的神经。

他咬紧牙关,更加专注于手中的手术。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手术室里寂静得可怕,只有手术刀与组织摩擦的细微声响,以及张大山沉重的呼吸声。

终于,在漫长的煎熬之后,张大山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

他长舒一口气,摘下口罩,露出一张疲惫不堪的脸。

“缝合!”他沙哑着声音说道。

刘大夫如释重负,连忙上前,熟练地缝合伤口。

手术室外,孩子的母亲看到张大山出来,立刻踉跄着扑上来,紧紧抓住他的手,声音颤抖得几乎听不清,

“大夫,我儿子……怎么样了?”

张大山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手术很成功,孩子已经脱离危险了。”

妇女顿时瘫软在地上,失声痛哭。

妇女顿时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这次是喜极而泣。

周围的人也纷纷围了上来,对张大山赞不绝口。

“大山,你真是华佗在世啊!”

“多亏了你,这孩子才有救啊!”

“济世堂真是名不虚传!”

张大山被大家围得水泄不通,他摆摆手,

“大家太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看着她,心中五味杂陈。

这70年代的医疗条件,实在是让人头疼。

要是放在21世纪,这种手术根本不算什么,可在这里,却是一场与死神的搏斗。

他扶起妇女,安慰着,

“别担心,好好照顾孩子,他会没事的。”

妇女感激涕零,拉着张大山的手,一个劲儿地说着感谢的话。

张大山摆摆手,转身回到手术室,开始清理手术器械。

刘大夫跟在他身后,一脸崇拜地看着他。

“大山,你真是太厉害了!这肠梗阻手术,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从来没想过自己能亲眼看到……”刘大夫激动得语无伦次。

“这都是小事。”张大山轻描淡写地说着。

张大山把沾着血污的手术器械递给王三,

“去,好好洗干净。”

王三双手接过,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捧着的是稀世珍宝,而不是一把沾满血的剪刀。

他偷偷瞄了张大山一眼,眼神里满是崇拜。

这哪是剪刀啊,这是打开通往神医之路的金钥匙!

李二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羡慕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师傅,下次……下次也让我洗呗!”

张大山笑着摇摇头,

“别急,人人都有份。今天先让王三练练手,回头你们轮流来。”

这台手术,彻底征服了两个小伙子。

之前他们虽然也觉得张大山医术不错,但毕竟没亲眼见过这么惊险的场面。

肠梗阻啊,那可是要命的病!

就凭着几把刀子,几根针线,张大山硬是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简直就是活神仙!

王三和李二干起活来格外卖力。收拾手术室,整理药材,两人抢着干,生怕被对方抢了先。平时让他们扫个地都得三催四请,现在倒好,一个比一个勤快。

张大山看着两人忙前忙后的身影,心里很是欣慰。

这两个小子,虽然资质平平,但胜在踏实肯干,也有一颗学医的真心。

在这个年代,能找到这样的人不容易。

“王三,你过来。”张大山招呼道。

王三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师傅,啥事?”

张大山指着桌上的一堆药材,“认得这些吗?”

张大山拿起一株干枯的植物,根茎粗壮,叶子细长,边缘呈锯齿状。

“王三,这是什么?”

王三凑近仔细看了看,鼻尖轻嗅,

“这是白术,味甘、苦,性温。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张大山点点头,又拿起一朵形状奇特的花,花瓣层层叠叠,颜色深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