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草头神,以香火证道成真神

第173章 结成印记

字体:16+-

神祭很快结束,刚过辰时两刻,仪式便圆满落幕。古神会成员纷纷离去,各有事务忙碌。

望着离去的背影,赵伏龙陷入了沉思。

如今淮云分府成员近千人,一次小神祭的增益虽显著,但对他当前的境界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他知道,要突破至下一境界,所需努力难以估量。

考虑到扩大古神会规模不易,他意识到,为了进一步提升神祭效果,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岳连河——万安县青云武馆的馆长,进入了他的视野。

赵伏龙对岳连河了解有限,但印象不错。

岳连河对他也颇为敬重,甚至在自家武馆内供奉了他的神像。

青云武馆作为万安县最大的武馆,汇聚了上百名学徒和武师,仅凭这一人数,便足以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

赵伏龙心中还有另一盘棋,那就是与岳连河携手。

古神会那些独立的教派,各有各的规矩,互不往来,有的甚至还对着干。

要是想拉他们入伙,那简直是难上加难。

再看看缉魔司,他们背后站着态度模糊的盛国,虽然有寇宁征他们撑腰,但人数上还是差得远,难以满足小神祭的需求。

再说了,赵伏龙对缉魔司也不了解。

岳连河呢,他不属于任何门派或朝廷,就自己开了家武馆,成了江湖上有名的散修武师。

他在江湖上的口碑不错,手下散修武师众多。

虽然他们力量不大,但胜在人多。

赵伏龙觉得,这就是个挺好的起点,可以从岳连河的武馆开始,一步步把小神祭搞起来,再慢慢吸引更多的散修武师加入。

妖族那边,赵伏龙也不是没想过。虽然有些妖族已经给他上过香了,但交往时间太短,他不敢贸然让他们参与祭祀。

还是先稳稳当当地把人族的祭祀搞好,以后再找机会让妖族加入。

青云武馆里,岳连河早就给赵伏龙准备好了神像,安置在专门的神室里。

一大早,弟子们就开始刻苦练功,就算天气不热,也是满头大汗。

自从赵伏龙救了那些被邪祟夺魂的人,弟子们对他那叫一个崇拜,每天都会来神室上香。

赵伏龙在武馆里转了一圈,心里有了数:不算杂役,武馆里有153人。

除了这些人,还有些弟子在外头没回来,就先不算他们了。

现在武馆里有153人,其中36个还是新手学徒,剩下的弟子大多在第一、第二境界。

只有岳连河的大弟子到了第三境,岳连河自己是唯一一个第四境的高手。

赵伏龙找到岳连河时,他正在练武场教刀法。

周围好多弟子都在聚精会神地看,有的兴奋,有的崇敬,还有的痴迷。

赵伏龙随便看了一眼,没等他演示完,就直接用传音告诉岳连河:“来神堂找我。”

岳连河手里的刀突然停了,但谁也没注意到。听到赵伏龙的声音,他心里一惊,不知道他为啥这时候找自己。

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岳连河收起刀,跟弟子们说:“今天就练到这,回去好好复习,不懂就问大师兄。”

说完,他就直奔后院的神堂。到了那儿,正好有个弟子上完香出来。

岳连河把门关上,确保没人打扰,然后跪在神像前说:“岳连河参见玄清公。”

赵伏龙没现身,就用传音给岳连河讲了神祭的仪式、方法和好处,还说了修炼印记的事儿。

当然,他也暗示了如果搞砸了会有什么后果。

岳连河听完都惊呆了。每个月祭个神就能提升修为,加快修炼速度?

不管修为高低都一样?虽然赵伏龙说搞砸了会倒霉,但岳连河还是觉得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他当初请神像回来的时候,可没想过会有这么多好处。

岳连河因为旧伤没法再进步了,但如果弟子们能通过神祭提高修为,那他脸上也有光。

更让他心动的是,也许这个仪式还能帮他突破瓶颈呢。

岳连河凝视着案前的神典,指尖微微发颤。

当年经脉受损后,他在第四境门槛前已枯坐二十载。

那些通宵研读古籍的夜晚,遍尝灵药却毫无寸进的苦涩,早已将少年意气熬成了认命的平静。

可此刻,青铜灯台上跳动的烛火里,仿佛又映出他十六岁时剑挑武魁台的锋芒。

“小神祭就在今日。”

他掌心沁出薄汗,玄清公降下的神文在识海里流转。按捺住翻涌的心绪,他朝神像深深叩首:“弟子斗胆,即刻修习印记。”

盘坐蒲团不过半刻钟,掌心便浮起银纹。

岳连河霍然睁眼,铜镜里映出自己微红的眼眶——那秘术竟比呼吸吐纳还要简单。

窗外天光才刚透亮,晨雾中的武馆已传来晨练的呼喝声。

“所有人听令!”

他振袖推开朱漆大门,声震回廊:“今日酉时前,百人炼成神祭印记者,本座亲传《惊涛剑诀》!”

院中百余名弟子愕然抬头,却见师尊素来沉稳的面容上,竟带着少年人才有的灼灼神采。

最先反应过来的几名弟子激动得满脸通红。

“师父放心!弟子们绝不懈怠,定会尽快凝成印记!”

“这是您和玄清公赐下的机缘,我等必当珍惜!”

百余名弟子无人退缩,毕竟这等凭空提升修为的秘法,若把握不住简直是武道之耻。

岳连河亲自指导众人运转功法,待几个资质出众的弟子掌心浮现淡金色纹路后,才放心将后续引导交给他们,转身筹备祭祀事宜。

虽说玄清公未要求排场,但岳连河仍郑重其事。

他亲自将供奉在后殿的青铜神像移至开阔后院,三牲祭品与九尺高的沉香木供桌在夕阳下泛着暗光。

待他布置完祭坛,酉时的铜漏声已在城中回响。

演武场上,八成功夫扎实的弟子已结成印记。

那些刚入门的小弟子急得满头大汗,终于在最后时刻让掌心泛起微光——百二十人整整齐齐跪在后院时,残阳正将神像的影子拉得老长。

岳连河换上了玄色祭服,手持三炷龙涎香立于最前。

身后弟子们屏息凝神,他们大多出身寒门,往日全靠苦练与省吃俭用买丹药提升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