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奸臣:丞相大人请自重

第46章 宠臣,好戏已经开唱

字体:16+-

伴君如伴虎,陪着李暄的那些年,楚卿早已摸透对方的秉性,李暄刚张口,就知对方什么意思,左右是想为罗六姑娘罗芫华赐婚,也好拉拢罗将军。

“罗将军觉得对不起幼女,对她极为宠爱,如果能为圣上拉拢罗将军,可谓如虎添翼。”她含笑附和,身子让开一些,躲避和李暄接触。

李暄对她的回复很满意,又是抓着她的手放在掌心,“那你觉得……谁能配得上罗姑娘,又能让罗将军能答应,心里可有人选。”

楚卿来回想了很多次,高不成低不就。

罗将军身居要职,对方的官职不能低,他就这么一个女儿,当然也不舍得远嫁,或是委屈了女儿。

算上皇亲贵族,没成婚的男子中,也就李暄和颜臻适合。

李暄未大婚,后宫空虚,虽比罗六姑娘年长几岁,但在身份上不会委屈对方。颜臻和罗将军是忘年交,娶了罗姑娘更是亲上加亲,比李暄更适合。

“除了圣上和颜相,臣想不出第三人。”

“卿卿,你真的愿意把朕推给别人,把后位也让出去?”李暄盯着她,试探着问。

他自以为楚卿喜欢他,却生了这种心思,让他有种无力的失落。

过去的几年,他深深以为楚卿心慕他,非他不可。

愿为他出生入死。

“得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臣当初既然选择了为官,就没机会再入后宫,这后位不敢妄想。”楚卿说完这番话,手心开始出汗。

不管是后位还是妃位,也不是她一个小侍御史能做决断。

圣上登基四年,后位空了四年,若非李暄拦着,那些老臣能把她给撕了。

宫里的传言都说,是他魅惑圣上,导致后宫空虚。

楚卿心里苦,她深知一国之主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所以对后宫的事她不多言,更不敢替李暄做决定。

年少时的痴想,早该断了。

回头想想,她也从未想过和后宫那些女人争斗。

“卿卿,这不是妄想,是你应得的,当年你拼死护着朕,助我登上皇位,这点名分是朕许诺给你,若给不了,朕还有何脸面再做这皇帝。”他佯装生气,偷偷打量着楚卿。

楚卿眼眸抬起,急急辩解,“圣上,您也救了微臣,我们互不相欠。”

“楚卿!”李暄把楚卿从地上拉起来,眸子染上戾气,“你变了,当初朕要给你后位,你并没拒绝。你今日到底遇到什么事,怎变得如此胆怯?”

李暄恼的不是楚卿不肯接受后位,而是有事瞒着他,这种疏离和畏惧以前从未有过。

伶牙俐齿的她,此时像闷葫芦一样。

“臣做了皇后,对圣上有害无益,反而会被那些老臣拿捏,颜相也会借此羞辱圣上,后果不堪设想。”

李暄看到她眸中的担忧,这才放下芥蒂,将楚卿拥在怀里,“这么说来,你拒绝是为了朕好,并非不喜欢我?”

他抚着楚卿的腰,脸上的柔和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变得孤冷,薄唇泛起得意的冷笑。

就喜欢她又怕,又敬着他的模样。

“臣,只想着为圣上分忧。”楚卿腹中难受,顿觉得皇恩多余。

“你这丫头,在官场待了些年,人都学贼了,你能想到的事,朕也想过,罗姑娘还未到西京,朕就让人去试探过罗将军的口风,他说自己家的姑娘在乡野养大,半点规矩不懂,担不起中宫之位。”

“圣上难道不想立罗姑娘为后?”楚卿从他怀里抬起头,趁机避开他的碰触。

李暄突然发笑,捏了捏她的鼻头,“你吃醋了,放心,不管以后谁当皇后,你在朕心中的位置都是唯一。”

楚卿心道,李暄误会她的意思,她是惊讶并非吃醋。

瞧着他心情不错,楚卿便也不做解释。

“朕不瞒你,听闻罗将军有心把女儿嫁给颜臻,朕要早做打算,哪怕是朕娶了她入后宫,也不能让罗家女嫁到相府!”

“立后也是国之大事,你既然不怨朕,就帮忙去罗府说和,需要什么尽管跟朕提。”

楚卿听到这时,想着和罗姑娘的一面之缘,心中竟是不忍。

她一阵苦涩,原来李暄真的要娶罗芫华。

“臣见过罗姑娘一次,她喜欢长枪,有领兵杀敌的愿望,最讨厌规矩束缚,她应是不愿入宫……”

“婚姻大事,哪是她一个女儿家能做的主。”李暄扬眉喝道,情绪瞬息万变,他觉得楚卿行事该时时把他放在首位才对。

罗家姑娘愿不愿意,根本不重要。

楚卿慌了,自从李暄称帝,他们之间生分许多,她见过李暄雷厉风行的手段,杀人像捏死一只臭虫那么简单。

“圣上,臣人微言轻,连罗府的大门都进不去,不敢拦下这差使,要不然让太傅大人去吧。”

“太傅老眼昏花,又是直肠子,哪有你八面玲珑,你若嫌自己官小,朕就……擢升你为从三品御史大夫。”

“圣上,使不得。”楚卿跪地稽首,被吓得瞠目结舌。

现任御史大夫曾是她恩师,她的资历和功劳,哪担得起连升三级,越过恩师头顶去,

李暄这是把她往火堆上架。

高处不胜寒,她还不想位于风口浪尖,再添上一重罪。

“你不想要?”李暄垂眸,摩挲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眸光是在试探,也充斥着怒气不争之意。

楚卿听出李暄是在试探,紧绷的神情缓和了些,“臣无德无能,难担此重任。就算圣上不给臣升官,臣也会去罗家走上一遭,尽力促成此事。”

李暄听罢,欣喜地把楚卿拉了起来,“卿卿,朕信你,需要什么尽管跟朕提,另外,你去罗府那日,带上太傅同去,他是罗将军伯父,你们同去不至于被赶出来。等你办成此事,就有资格担御史大夫之位。”

楚卿无奈应下。

她的志向和旁人不同,不求升官发财,只想替兄长报了仇,然后带着腹中之子远走他乡,再能有个落脚之处。

可李暄偏不许她退,事事将她捎上。

愁人啊。

她看到李暄出门,拿过放在架子上的锦袍利落披上。

李暄垂手走出房外,朝着后厨走去。

楚卿连忙跟着,她想起关二娘住的小院,和灶房只有一墙之隔。

“圣上,这不是出府的路。”楚卿急急跟上,鞋子都差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