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两日突如其来的大雨,李瑾不小心淋了雨,老寒腿犯了,走路并不利索,等他赶到御书房外面的时候,正巧看到今日当值的小太监引着杜萦进了御书房。
他哀叹一声,重重地捶了下胸口道:“都怪这天杀的老寒腿!”
杜萦与太后是同辈的亲戚关系,因着这层关系,皇帝赵钧对杜萦自是多了几分客气,唤道:“姑祖母免礼,你既是元灵的表亲,便如同朕的家人一般,此番进宫所为何事?”
杜萦恭谨地行了一礼,双手呈上信件,低声道:“老身此番冒昧进宫,实因受人所托,有要事需面陈圣上。个中详情,皇帝一看便知。”
赵钧缓缓展开信件,一封一封地看下去,眉宇间逐渐凝聚起厚重的阴霾,一盏茶后,他猛地一拍案几,怒声道:“赵正则父子,竟敢背弃祖宗基业,私通辽国,其罪当诛!”
随后进来的李瑾这才得知杜萦此行进宫的目的,原来是来揭发国公爷的谋逆之举的,而自己刚才竟还试图阻拦她,这一不小心就落个共犯的嫌疑啊!
想到这里,他不禁冷汗涔涔,但还是壮着胆子上前一步,低声附和道:“陛下息怒,此事干系重大,需谨慎处置。大宣与大辽虽已停战,但边境局势依旧微妙,加之国公府二姑娘赵元灵身为大辽国母,一旦处理不当,恐再次引发两国纷争,后果不堪设想。”
赵钧闻言,神色凝重,目光在杜萦与李瑾之间流转,他自然知道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若不是如此,他怎么会让赵慕箫孤身犯险去大辽打探敌情。他眸色深沉地看向杜萦,心里涌起一丝愧疚。
杜萦以为他这是念着静贵妃赵元静刚产下龙子,不对国公府出手,一时也忘了规矩,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虽有诸多顾虑,但证据确凿。若此时姑息,日后必成大患。”
赵钧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最终下定决心。“姑祖母提供的证据至关重要,朕会命大理寺暗中彻查,务必做到万无一失。至于赵元灵那边,派人密切监视她的动向。”
李瑾忙应声道:“陛下圣明。”赵钧抬抬手,“李瑾,送姑祖母出宫去吧。”
“陛下!”杜萦忽地扑通跪在地上。
赵钧和李瑾对视一眼,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他快步从桌子后面走出来,将杜萦扶起,殷切地问:“姑祖母此举是为何?”
杜萦瞥了一眼一旁站着的李瑾,没有说话。李瑾立刻会意,躬身退了出去。
杜萦被赵钧扶起后,身体微微颤抖,眼眶已泛红,泪珠在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其落下,显得格外坚韧而又哀伤。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哽咽,低声道:“陛下,老身心中尚有一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赵钧见状,心中预感此事非同小可,连忙温声道:“姑祖母但说无妨,只要是朕能力所及,定当竭力相助。”
杜萦从一进御书房便憋着的泪水终于滑落,哽咽道:“老身之子赵慕箫,受陛下之命,孤身犯险,前往大辽打探敌情,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方得归来。然而,天不遂人愿,他竟在异国他乡身中奇毒,如今性命垂危,恐时日无多。老身......老身膝下,就这一子......”
说到此处,杜萦已是泣不成声,赵钧亦是面色大变,赵慕箫刚回来便来宫里见他了,可那时的赵慕箫......
赵钧懊恼道,那时的自己,怎么没发现赵慕箫的异常呢?杜萦既然求到自己面前,定然是此事十分棘手,若不然,凭她和太后的关系,早就去求见太后了。
他紧握着杜萦的手,宽慰她道:“姑祖母放心,慕箫亦是我手足,朕已知晓此事,定当倾尽国力,为他寻访名医,解此奇毒。”
杜萦闻言,泪眼婆娑中透出一丝希望之光,却又担忧道:“陛下之恩,老身感激不尽。只是,慕箫这孩子,因毒发之时痛苦难当,又怕连累家人,尤其是他新婚未曾见面的妻子,竟是强忍思念,不敢相见,独自承受着这无边的痛苦。老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实在不忍见他如此煎熬。”
说到动情处,杜萦再次跪倒在地,膝行几步,双手紧紧抓着赵钧的衣袍,眼中满是恳求与绝望:“陛下,慕箫是我杜家独苗,更是为国效力,忠心耿耿。他若有个三长两短,老身何以面对列祖列宗?恳请陛下开恩,救救他吧!”
“苏姑娘还未知慕箫归来一事?”赵钧哑然失声。心道,这倒是个奇女子。他虽身在皇宫,倒也听说了苏知鹊嫁入侯府做的那些事,杖毙叶氏,驱逐叶氏与人私通的儿子。桩桩件件,都让人称奇。
赵钧望着杜萦满含泪水的双眼,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姑祖母请起,朕明白了。赵慕箫为大宣立下汗马功劳,朕岂能坐视不理?朕即刻下令,广招天下名医,务必找到能解此奇毒之人。同时,关于慕箫的病情,朕会亲自过问,确保一切资源倾斜于他。”
杜萦听到赵钧如此承诺,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泪眼婆娑中露出感激之色,连连叩谢:“陛下大恩大德,老身没齿难忘。愿大宣国泰民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钧亲手扶起杜萦,吩咐李瑾即刻安排马车送她出宫,并承诺会尽快有消息。待杜萦离开后,赵钧立即召来大理寺卿与几位心腹大臣,秘密部署彻查国公府谋逆一案及对赵慕箫救治的相关事宜。
另一边,苏知鹊在素秋的引领下,满心疑惑地踏入了芙蕖院。
刚跨过门槛,还未及细看屋内布置,就听身后“咔嚓”一声,门锁落下,将她与外界隔绝开来。她心中一惊,转身欲询问,却发现那丫鬟已不见踪影,门外传来素秋抱歉的声音,“少夫人,奴婢也是受世子逼迫,您千万不要怪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