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掏鸭蛋开始发家致富

第71章 干旱来临

字体:16+-

上次楚阳和唐馨打架,把桌子打烂后,他们家就换了个更结实更大的桌子。

现在这张桌子上摆了一大盆小龙虾,一大盆炖鱼,一大盆红烧肉,还有凉拌西红柿,凉拌黄瓜,最后还有炒螺丝和韭菜炒鸡蛋。

菜是自己家中的最常见的菜,荤菜除了红烧肉也全都来自白洋淀的水产。

螺丝是自己摸的,鱼是刘大浩给的,小龙虾是下地笼逮的。

每一个菜都是用盆装,这也是他们这边的传统,客人来了要大盆装菜,才不显得小气。

但最让夫妻俩惊讶的是,摆在一旁那一大筐白面饽饽。

乡下人家,已经能如此挥霍白面了吗?

夫妻两个很魔幻,突然想起女儿说他家并不穷的那句话,可,他们的房子怎么这么破?

他家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啊?

夫妻俩都糊涂了。

这时,楚建国扛着铁锨,满身泥巴地从地里回来,打水洗手洗脚,看见家里有客人,一猜就跟楚阳有关,很淡定地掏出盒烟递给李文瀚。

想了想,他又给了宁静一盒。

听说有的地方女人也抽烟的。

宁静尴尬地拒绝,不过李文瀚倒是抽烟,接过来一看,大前门?

还是一盒一盒地给。

李文瀚有点麻了,这到底是个什么家庭?

刘大花招呼大家坐下,又从东屋拿出一瓶茅台酒。

“这是楚阳前段时间托朋友买的,蛮好喝的,你们尝尝。”

李文瀚已经说不出这家人穷的话了。

人家茅台都有!

这个酒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起码以他现在的情况,想弄两瓶来喝有点麻烦。

这会儿,楚阳也回来了,同行的还有刘老爷子。

他怕自己亲爹撑不起来这种场合,就把老爷子给请来。

男人们喝酒,几杯下肚话就多起来,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一边喝酒吃菜。

宁静在农庄待了很多年,吃了不少苦头,刚平反还没过几天好日子,看到这么一桌丰盛且味道很好的饭菜,一不小心,她吃撑了。

见李柔也吃完了,便拉上她出门消食,正好母女俩说话,她得弄清楚楚家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柔自然是知无不言。

母女俩时隔多年再次见面,也丝毫不生疏。

宁静生李柔的时候伤了身子,一生都只会有一个孩子,所以,他们夫妻对这个唯一的孩子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李柔也很争气,从小就聪明伶俐。

听着李柔说楚家对她多好,还认了他们当干爸干妈,宁静心里多少有些酸涩。

听完,宁静对楚家就少了很多猜疑,并且生出许多感激。

夜深,李文瀚夫妻去刘大浩家睡觉了。

李柔躺在炕上辗转反侧,她坐起来,透过窗户看见对面房顶上坐着个人。

穿上拖鞋,轻手轻脚地爬上楼梯上了房顶。

楚阳听见动静,迷蒙的双眼瞬间清明,看见是李柔,便伸手拉了她一把。

“你怎么上来了?还没睡?”

李柔点点头,坐在他身边,“嗯,我睡不着,那你呢?干嘛一个人坐在这里喝酒?”

说这话的时候,她仰着头,看向楚阳的目光带着丝丝期盼。

期盼着他说舍不得自己,如果他说,她就一定会为他留下。

但是,楚阳让她失望了。

男人随手把酒瓶放在地上,双手撑地往后仰,抬头看向满天繁星,这一刻的他与那天救自己时的样子重合。

宛若天神。

“我只是在想生意上的事。”

李柔眼中的光一寸寸消失殆尽,沉默了许久,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这次我爸妈来,肯定会带我回去,但是你放心,我答应你的是不会变。”

“那就好。”楚阳歪头看向李柔,“恭喜你,一家团聚了。”

李柔沉默,她从未想过,会这么快离开楚阳。

“当初,你把我从顾行礼的身下救回来,我就认定你了,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喜欢上一个,一个比自己小的男人。

但是楚阳,我能不能要你一个准话,从此以后,我就彻底放下心思,再也不纠缠你。”

楚阳顿住了,沉默一瞬,他很温柔地看向李柔,

“在感情里,没有什么配不配得上一说,你很好,漂亮,有学识,很完美,但是很抱歉。

我只能把你当做干姐姐。”

李柔摸了一把脸,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脸。

“有你这句话,我就明白了。

楚阳,你就放心去闯,我一定会尽快成为能帮上你的人。”

楚阳暗暗叹了口气,自古深情多磨难,他不想再陷进这种磨难里,不管是李柔,还是唐馨,胡玲玲,她们个个都是大美人。

但他却一丝都不敢敞开自己的心。

“很晚了,下去睡吧。”

楚阳又灌了一口酒,顺势躺下,单手枕着后脑勺,心里想着杨中铭的事,跟这种人过招,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他不想粉身碎骨,也不想退缩......

隔天又是个艳阳天,楚阳从炕上坐起来,看向窗外,今年好像都没怎么下过雨。

“阳哥,我来给你送鱼了!”

刘大浩提着鱼,熟门熟路地放进厨房,他说话算话,每天打的鱼都会给楚家送两条,他们全家吃鱼都快吃吐了。

楚阳翻身下炕,光着肌肉分明的上半身走出房间。

“大浩,以后别送鱼来了,我都快吃吐了。”

刘大浩挠挠头,“也吃不了多久了,白洋淀的水位下降得厉害,再这么下去,都打不到鱼了。”

楚阳心头一紧,“这么严重?”

“嗯。很严重。”

楚阳脑中突然像是被重锤敲了一下,他晃了晃身子。

他就说怎么最近心里发慌,总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事。

如今,他全都想起来了,上辈子,也有这么一遭。

白洋淀从春天到冬天一滴雨都没下,但是地里的庄稼不能没有水,因此浇地就是用淀里的水。

靠着白洋淀生活的村子有多少?

上万个!

后来,玉米快成熟时,白洋淀因为只放水却得不到补充,它竟然干了!

谁能想象得到,那么大,水域那么宽广的白洋淀竟然干了!

上辈子的这一年,也是这片土地上灾荒最严重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