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掏鸭蛋开始发家致富

第75章 白洋淀干旱

字体:16+-

看着刘大花和楚建国吃完饭,楚阳就准备回去了。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楚建国脸色大变,“那边打起来了!”

说着扛起铁锨就往那边跑,楚阳怕他出事,只得赶紧追上去。

“阳哥,等等我。”

刘二刚也赶忙跟上去。

顺着东边的小路跑过去,就见交界处围着一群人,已经动起手来。

楚阳脸色一变,瞬间明白了这是什么情况。

他们在抢水!

楚建国反而镇定下来,拉着楚阳不让上前,“是东七里和中七里的人,跟咱西七里无关,别去别去。”

楚阳用力挣脱开,“不去哪行!万一打出人命来就坏了!”

他楚阳不是好人,但也做不到看着这么多人死。

自古抢水,哪次不得死几个人?

他冲进包围圈,眼看一铁锨要砸到一个人的身上,楚阳眼疾手快,拽着那人躲开铁锨的范围,冲上前夺过铁锨。

反手又把一个拿着镐头的人卸了武器,踢到一边,眼神凌厉。

“都住手!”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也被楚阳这帅气的身手给惊呆了。

一时间,谁也不敢再动手

楚建国冲进人群中,“楚阳,这不关你的事!你凑什么热闹?”

“是啊,跟你们西七里有什么关系?”

“你们倒是浇完地了,在这管啥风凉事。”

看着没人动手了,楚阳把缴来的镐头扔在地上,凌厉的目光看向众人。

“我从未想管你们的闲事,但大家仔细想想,不管是哪个七里,说到底我们都是一个集体,大家谁家不沾亲带故的?

为了抢水打架,不论谁伤了,或者打死了,都是伤的自家人,何必呢?”

一个男人上前两步,气势汹汹的,“你说得轻松,不抢水,我们的庄稼怎么办?”

“是啊!庄稼就是我们的命,要是这一季收成没了,就得饿肚子,回头公粮都交不上。”

“庄稼有人命重要吗?”

一个个的都不说话了。

楚阳说完转身就走,多说无用,现在白洋淀缺水,沿淀的村子都陆续开闸放水了,要不了多久,淀里就会干。

寻不到彻底的解决之法,没用。

至于三七里抢水,他们是怕轮到他们的时候就没水了,要是淀里水资源充足,也没人会打起来,至于先后问题,这个没办法,除非把三七里的地打乱混在一起,重新分配。

这样就不会形成抱团的情况,只要有水,谁先浇谁后浇就没那么重要了。

他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说来说去,都是没水闹的。

倒是可以南水北调,但那是千禧年后才开始动工,将大运河,长江等水系调往北方。

现在,这个方案还在研究阶段,压根没有实现的可能。

那么,该去哪弄这么多水来呢?

想来想去就只有上游。

白洋淀连接的上游河有好几条。

想到这里,楚阳加快脚步回了家,拿了一张李柔没用过的草稿纸和笔,坐在桌边就开始画图。

入淀河流第一个就是拒马河,经过涞水,易县等多地最终在白沟河汇合。

第二个是南拒马河,北拒马河,最终的汇入地都是白沟河。

后面还有琉璃河,小清河从房山汇入;中易水河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漕河从龙门水库出,途径满城区,保定,安兴进入保养点。

最终,楚阳的笔尖停在了漕河,龙门水库上。

这个水库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主要是用来泄洪防洪的,如果它能开闸放水,那么白洋淀之危可解。

但这终究是权宜之计,想要白洋淀一直保持水量,还得是南水北调。

记忆里,这场干旱持续了五年,淀里的水生物种类因此灭绝大半。

与别人而言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于他们这种中沿淀而居的村子,影响不可卫不大。

放下笔,楚阳把纸条折起来,揣进裤子兜里转身出门。

李柔正在洗衣服,见状不明所以,“你又干啥去?”

“去县里。”

楚阳摆摆手,骑上车子走了。

想要龙门水库开闸,以他的力量压根做不到,再说,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一路到了派出所,跟方警官打了个招呼,“你们所长在吗?”

“在呢!”

方警官还是那么热情,楚同志三天两头来找他们所长,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吃上他们的喜糖了。

楚阳哪里知道他在想什么,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敲开唐馨的办公室。

她今天有点忙,抬头的时候语气中透着暴躁,“什么事!”说完才看清是楚阳,脸色立马缓和下来。

“楚阳?你一向无事不登三宝殿,找我又有什么事?”

楚阳走进去,从兜里掏出纸条,“我们白洋淀快干了,你知道吗?”

唐馨下意识道,“我又没去过,我哪知道,跟我有什么关系?”

短短三句话就让楚阳后背发冷,但他有什么办法?

只能耐着性子一点一点都解释。

唐馨的神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虽然她不是管这方面的,但这时候的干部,大部分都很负责。

“这件事,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楚阳抿了抿唇,“我写一封信,把事情说清楚,再附上我个人认为的解决方案,你帮我交到相关的干部手中。”

“这事儿倒是不难,要我帮你可以,你打算怎么报答我?”

“你说,只要我能做到。”

那你娶我吧!这句话在心里打了个转又咽下去了,唐馨摆摆手,“算了,就当还你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早就还完了好吧,楚阳说道,“这个承诺一直有效,你可以随时兑现。”

唐馨没再提起这个话题,“行了,你写信吧,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淀里的水支撑着大家浇二水没问题,但是三水呢?

所以,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在他上辈子的记忆里,接下来的四五个月都不会再下雨,庄稼却不能缺了水。

其实这件事跟楚阳关系不大,就算地里的庄稼不要了,他也能养活自己一家人,但人不能自私到这个地步啊。

七里村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就算将来他要移居,这里也是他的故乡。

华国人,哪有不恋故乡的?

他已经做了他能做到,接下来就看天意吧。

楚阳把信装进信封里,回了收费站。

老大爷听着收音机干活,余一正好来交货。

“老板,回来啦?这几天我又收了好多收音机和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