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赵大娘,陈援朝就离开赵墩大队,去其他大队看看。
在花街大队,他用8块钱收了一个砚台。
在芦汪大队,他用6块钱收了陶罐。
在黄滩大队,他用18块钱收了一对银烛台。
在野鸡岭大队,他用3块钱收了一根银簪子。
他算看出来了,在普通社员们的眼里,除了金银器,其他的都不值钱。
真正识货的,只有赵墩的赵大娘。
看看快到傍晚,陈援朝一阵猛蹬,返回文化站。
看到陈援朝回来,杨柳立即迎上来:“今天收获怎么样?”
陈援朝拍了拍那个面口袋,表示很丰富,然后又问道:“下午没有人来吧?”
他这么问,是担心公社的领导下午来文化站检查工作。
临行前,他交代过杨柳,只要领导问他,杨柳就说,陈援朝和杨金山下乡采风去了。
文艺宣传要迎合群众,就要深入田间地头,采风是必须的,这理由哪个领导都能接受。
杨柳笑道:“根本没人来!就算有人来,我也能应付!”
陈援朝笑道:“我是怕哪个领导看上你,打你的主意!”
杨柳指着晾绳上一件旧衣服:“我在这件褂子里放了一个药丸,除了你和金山哥,其他人来了,我都把这衣服披上。光那臭味,就能熏人一个跟头!”
陈援朝竖起大拇指:“聪明!”
“别废话了,快把收来的东西让我看看,我怕你被人骗了!”
“急什么?”陈援朝笑道,“等我把大门插上,到你的房间里看!”
“好吧!”
陈援朝把文化站的大门从里面锁上,拎着面袋进了杨柳的房间,把那些东西取出来。
她从大往小看,首先看的是陶罐。
在来时的路上,为了不让陶罐被砚台撞破,陈援朝把这些硬物件都用稻草绳缠得严严实实。
陈援朝解开陶罐上的稻草绳,杨柳把陶罐双手捧起:“这是唐朝的粗砂阔口无耳罐,当年用来出口的!”
陈援朝虽然看出这陶罐有些年份,却并不知道它的来历,更不知道它的用途。
他质疑道:“这种粗笨的器具,用来出口?你以为那些老外傻吗?”
杨柳笑道:“老外不傻,可是他们穷啊!我们这边是大唐盛世,他们那边却是弱鸡!”
“弱鸡”这个词,她从陈援朝这里学到的。
杨柳接着解释道:“大唐时,东边的倭国、高丽,西边的突厥也只配用这些粗笨的陶罐!”
说到这里,杨柳叹了口气:“你以为是近代啊!我们只能用欧美的二手货!”
陈援朝笑着安慰她:“你别难过!等我将来有钱了,建很多工厂,让老外用我们的二手货,再造一个大唐盛世!”
作为一个重生者,陈援朝必须挑起这样的重任。
说着,他指着陶罐:“这是我6块钱收的,你觉得值吗?”
杨柳说道:“6块钱肯定太值了!就是不知道你那个楚老师的朋友喜不喜欢,人家能出什么价?毕竟咱们是二道贩子,不是买来自己欣赏的!”
陈援朝想了想:“我过几天去县城一趟,先让楚老师看看!你再接着看下面几个!”
杨柳接着又看了砚台、银烛台、银簪子:“都不错!都是老物件!你是多少钱收的?”
陈援朝把这三样物件的收购价说了。
杨柳笑着点头:“砚台我说不准,但是这两个银器,肯定值了。听说现在一个银元能兑换1块钱,这两个银烛台的分量相当于40~50个银元,拿到银行兑换你也赚。如果拿到魔都的黑市上,价格还能翻一两倍呢!”
陈援朝心想:“京城和魔都,是国内最大的两个城市,两边的市场应该也差不多。我这两个银烛台,就算楚老师京城的朋友不喜欢,我也可以卖出去!”
杨柳又拿起那个簪子:“虽然这个簪子的重量只相当于一块银元,但是它上面的花纹很精美,3块钱也值了!”
陈援朝苦笑:“我3块钱收的,如果它也只值3块钱,我等于白忙……”
杨柳却拦住他后面的话:“别急!你再仔细看一下,这个簪子上还镶着个东西呢!”
陈援朝仔细一看:“咦,还真有东西呢!”
那个镶嵌的东西并不明显,而且还被头油和污垢遮蔽,不仔细看,根本看不清。
他用衣襟擦去上面的污垢,不由得惊呼:“这是绿松石吗?”
前世,他也玩过珠宝,对于各类宝石还有点分辨力。
杨柳笑道:“正是!有这个绿松石,这个簪子起码能值100块!”
“你怎么知道?”陈援朝问道。
杨柳说道:“我来插队之前,听我妈讲过一件事,她们医院有个护士想当护士长,就给副院长的老婆送一根嵌有蓝宝石的银簪子,立即就走马上任了!那时候,想提个职务,起码要花100块!也就是说,那个蓝宝石簪子,就值100块!”
“绿松石和蓝宝石能一个价吗?”
“应该也没有多大悬殊!”
说到这里,杨柳突然问道:“我有点纳闷!”
“你纳闷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这是绿松石的?”杨柳盯着陈援朝的眼睛,“你一直生活在这个小地方,不可能见过什么好东西,而且这里又不是什么绿松石的产地,你是怎么一眼就认出它的!”
陈援朝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个重生者,一切都是来自前世的记忆。
他随便找个借口:“我们学校有图书馆,我在里面看到一本书,其中有关于各类宝石的介绍。绿松石这个名字很奇特,我一下就记住了。而且,这个宝石是绿色,我就随口一说,没想到就说对了!”
这个理由似乎还说得过去。
杨柳笑着点头:“怎么样,多看书,总没错吧?”
“这还用你说?”陈援朝笑道,“那些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人,都是浑蛋!”
杨柳又把目光转移到桌上,看着那本破烂不堪的诗集:“你从哪里弄来这本破烂!”
说着,她拿起诗集用力抖了抖,“啪”的一声,那枚田黄石印章从诗集里掉出来。
杨柳果然识货,只看了一眼,就惊喜出声:“田黄石!”
说着,她将田黄石拿在手里,一边看一边说:“你真行!把田黄石裹在这本破书里,要是一不小心被我甩到地上,能摔成八瓣!到时候,你哭都来不及!”
陈援朝问道:“你猜猜,这枚印章能值多少钱?”
“就算没有款,起码也能值100块钱!”
“赚了!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