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船尾:“这是新设计的舵,用了新材料做轴承,转向更灵活。”
朱瞻基听得连连点头:“好!那火炮呢?”
“在这儿。”
郑和翻到另一张图,“我们设计了专门的炮位,可以安装十二门重炮。而且……”
他压低声音:“用新材料做的炮身,射程比普通火炮远一倍!”
“妙啊!”
朱瞻基大喜,“这样的战船,造起来要多久?”
“如果材料齐全,一艘大约需要三个月。”
“那就先造三艘!”
朱瞻基当即拍板,“就在南京造船厂。”
不过他还是提醒:“记住,要严格保密。造船的工人都要仔细挑选。”
“是!”
新式战船的建造很快就开始了。
朱瞻基特意派广闻司的人盯着,防止技术泄露。
三个月后,第一批战船终于造好了。
“好船!”
朱瞻基在船上仔细察看,“比那些倭寇的破船强多了!”
正说着,突然有探子来报:“陛下,发现倭国水师在东海活动!”
“哦?”
朱瞻基眼睛一亮,“来得正好!让他们尝尝我们新船的厉害!”
立即下令:“命郑和带队出海,给我好好教训这帮狗东西!”
新式战船首战告捷。
倭国水师根本不是对手,被打得落花流水。
“陛下!”
郑和兴奋地回报,“新船太厉害了!不但速度快,火力也猛!倭寇的船被我们一炮就打沉了!”
朱瞻基听得大笑:“好!这就是实力!”
这一战的影响很快就显现出来。
倭国立即派使者来求和,还带来大量赔偿。
“哼!”
朱瞻基冷笑,“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
不过他还是接受了倭国的请和。
但提出了严厉的条件:必须管制海盗,不得干扰大明的海上贸易。
“是是是……”
倭国使者连连点头,“我们一定约束海盗……”
朱瞻基却不全信他们的话:“继续造船!朕要建一支真正的海上劲旅!”
于是,新式战船的建造规模更大了。
不但在南京,连福建、广东的船厂也开始建造。
但新的问题也来了。
“陛下,”
郑和有些为难地说,“现在缺少熟练的水手。这种新船不是谁都能开的……”
朱瞻基早有准备:“这样,从书院选一批学生,专门学习航海。”
“这……”
郑和迟疑,“他们行吗?”
“怎么不行?”
朱瞻基说,“这些小子聪明着呢!再说了,新时代需要新人才!”
就这样,一批书院学生被选来学习航海。
朱瞻基特意挑选了一些沿海地区的子弟,他们对海洋天生就有亲近感。
果然,这些年轻人学得很快。
不到半年,就能独立操作新式战船了。
“好!”
朱瞻基很满意,“有了这支水师,就不怕那些海盗了!”
但他知道,光有武力还不够。
还得有完善的海上管理制度。
“王爱卿,”
他对王守仁说,“你去拟个章程,规定海上巡逻的制度。”
“比如?”
“比如巡逻的范围、遇到海盗怎么处置、遇到外国船只怎么查验……”
这套制度实施后,海上秩序果然好多了。
商船们都说,现在航行比以前安全多了。
正当水师蒸蒸日上时,突然又有一个意外发现。
“陛下!”
郑和兴奋地来报,“我们在东海发现了一条新航线!”
“新航线?”
“对!这条航线可以避开台风带,比原来的路线安全多了!”
朱瞻基立即来了兴致:“详细说说!”
原来,新式战船装备了改良罗盘,导航更准确了。
水手们在巡逻时,意外发现了这条新航线。
“好!”
朱瞻基大喜,“这可是个宝贝!”
立即下令:严格保密,只准自己的商船走这条航线。
果然,大明的海上贸易很快就占据了优势。
商船们走新航线,既安全又省时,赚得盆满钵满。
这时,广闻司又带来一个消息。
“陛下,”
探子神秘兮兮地说,“南洋那边有个国家,想请我们的水师护航……”
“哦?哪个国家?”
“满剌加。他们说愿意出高价……”
朱瞻基眼睛一亮:“有意思!”
这个满剌加位于马六甲海峡,是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如果能在那里站稳脚跟……
“准了!”
朱瞻基当即拍板,“不过要先派人去摸摸底。”
广闻司的人立即行动起来。
很快,详细的情报就送到朱瞻基手中。
“原来如此……”
朱瞻基看完情报,若有所思,“这满剌加还真是个好地方。”
转头对王守仁说:“你说,我们该怎么经营这个地方?”
王守仁想了想:“依臣之见,可以借护航之机,在那里设立商站。”
“对!”
朱瞻基点头,“不过不能光派军队去。得派些会做生意的人。”
立即下令:挑选一批精通南洋贸易的商人,跟着水师一起去满剌加。
这些商人都是广闻司精心挑选的。
没过多久,好消息就传来了。
“满剌加国王很感激我们的护航。他同意我们在那里设立商站,还免除了商税!”
朱瞻基听得连连点头:“好!这才是正经生意!”
但他还是提醒:“要派得力的人去看管商站。那地方鱼龙混杂,稍不留神就会出事。”
正说着,突然又有消息传来。
“陛下!”
探子急报,“葡国人的船出现在南海了!”
“葡国人?”
朱瞻基眉头一皱,“他们来干什么?”
经过打探才知道:葡国人也在打马六甲海峡的主意。
“呵呵,”
朱瞻基冷笑,“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实力!”
立即下令:“给我好好‘招待’这些老外!”
郑和领命而去。
很快,葡国人就知道在这片海域谁才是老大。
“陛下!”
郑和回报,“那些葡国人看到我们的战船,吓得掉头就跑!”
朱瞻基大笑:“好!这才像样子!”
不过他还是提醒:“防人之心不可无。给我继续派人盯着这些老外!”
就在这时,突然又有一个重要发现。
“陛下!”
广闻司的人火急火燎地跑来,“您知道那些葡国人为什么这么急着来南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