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67章 示之以利,动之以势

字体:16+-

夜深。

朱瞻基正在批阅奏折,太监急匆匆进来:“殿下,胡濙来了。”

“这个时候?”

朱瞻基微微皱眉,“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胡濙走进殿内。

“下官参见殿下。”

“这么晚了,胡大人有何要事?”

胡濙环顾四周:“殿下,可否……”

朱瞻基挥手示意左右退下。

“说吧。”

“殿下,”

胡濙压低声音,“宁王那边……”

“哦?”

朱瞻基放下手中朱笔,“你知道些什么?”

“宁王已经联络了齐王和肃王,”

胡濙说,“他们准备……”

“准备造反?”

胡濙一惊:“殿下已经知道了?”

“我不仅知道,”

朱瞻基冷笑,“还知道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胡濙脸色大变:“殿下明察,下官是想……”

“想两面讨好?”

“不!”

胡濙急忙解释,“下官是为了打探消息。”

朱瞻基盯着他:“真的?”

“千真万确!”

胡濙跪下,“下官对朝廷、对殿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

朱瞻基沉默片刻:“起来吧。”

“殿下相信下官?”

“信不信的,”

朱瞻基意味深长地说,“就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胡濙顿时明白:“殿下要下官做什么?”

“继续和他们联络,”

朱瞻基说,“但要记住,你是在为谁做事。”

“去吧,”

朱瞻基说,“记住,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来过。”

等胡濙离开后,张侍郎从屏风后走出:“殿下真的相信他?”

“信与不信,”

朱瞻基说,“重要吗?”

“一个人的忠诚,”

朱瞻基说,“往往取决于他的处境。”

张侍郎恍然大悟:“殿下是要让他没有选择。”

“蹇义、胡濙,”

朱瞻基冷笑,“都是聪明人。他们很清楚,现在站在谁这边对自己更有利。”

“报!”

一名锦衣卫快步进来,“南京那边有急报。”

朱瞻基接过密信,眉头渐渐皱起:“宁王动作比预想的快。”

“出什么事了?”

“他已经开始调动兵马,”

朱瞻基说,“看来是等不及了。”

“要不要立即……”

“不,”

朱瞻基打断道,“让他继续。”

“齐王和肃王那边呢?”

“已经按殿下的吩咐,派人混入他们府中。”

朱瞻基点点头:“很好。让人继续盯着,一有动静立即报来。”

“是。对了,”

锦衣卫又说,“蹇义今天和几个大臣秘密会面。”

“礼部的王谦、兵部的陈泰……”

“有意思,”

朱瞻基冷笑,“看来他们也坐不住了。”

“要拿下他们吗?”

“不急。”

朱瞻基说,“先看看他们想做什么。”

这时,又一名太监进来:“殿下,太上皇宣您入宫。”

乾清宫内。

“宁王的事,”

老朱直接说,“你准备得如何了?”

“回皇爷爷,”

朱瞻基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当真?”

“宁王以为自己藏得很好,”

朱瞻基说,“但他的每一步动作,都在孙儿的预料之中。”

老朱满意地点头:“你比我想象的做得还好。”

“都是皇爷爷教导得好。”

“少拍马屁,”

老朱笑骂,“说说你接下来要怎么做。”

朱瞻基正色道:“宁王已经开始调兵,想必很快就会有所行动。孙儿打算……”

“等等,”

老朱突然问,“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急?”

朱瞻基一愣,随即明白:“是有人在背后推动。”

“没错,”

老朱说,“找到那个人,比对付宁王更重要。”

“孙儿明白了。”

回到东宫,朱瞻基立即召集心腹。

“查一下,”

他说,“最近半年,谁和宁王有过密切往来。”

“特别是……”

朱瞻基停顿片刻,“朝中大臣的家眷。”

张侍郎眼前一亮:“殿下是说……”

“宁王不会无缘无故这么急着动手,”

朱瞻基说,“一定是有人给了他某种承诺。”

“会是谁?”

“能让他这么有把握的,”

朱瞻基冷笑,“必然是朝中位高权重之人。”

正说着,锦衣卫来报:“殿下,发现一个可疑的人。”

“谁?”

“户部尚书魏贵的夫人,最近频繁出入南京。”

朱瞻基眼中精光一闪:“查到她去见谁了吗?”

“还没有,但……”

“但什么?”

“她每次回来后,魏贵都会立即召集几位大臣密谈。”

“除了之前提到的王谦、陈泰,还有……”

朱瞻基突然笑了:“有意思,真有意思。”

“殿下?”

“看来魏贵是想效仿当年的杨士奇啊。”

张侍郎恍然大悟:“殿下是说,他想……”

“借藩王之手谋权。”

朱瞻基冷笑,“可惜,他找错了人。”

“要立即抓捕他们吗?”

“不,”

朱瞻基说,“让他们继续演戏。”

“那宁王那边……”

“派人过去,”朱瞻基说,“就说我有意和谈。”

“和谈?”

“没错,”

朱瞻基意味深长地说,“让他们以为有转机。”

“兵法云:‘示之以利,动之以势。’”

朱瞻基说,“让他们看到希望,才会露出破绽。”

南京,宁王府。

“太子愿意和谈?”

宁王朱权听完使者的话,眉头微皱。

“是的,”

使者说,“太子殿下说,只要王爷愿意罢兵,一切都好商量。”

“有趣。”

宁王轻抚胡须,“看来他是怕了。”

一旁的谋士低声道:“王爷,这未必是好事。”

“怎么说?”

“太子向来雷厉风行,”

谋士说,“突然示弱,恐怕有诈。”

宁王沉思片刻:“你说得对。不过……”

“王爷有何高见?”

“既然他想拖延时间,”

宁王冷笑,“那我们就陪他玩玩。”

“王爷的意思是……”

“让魏贵那边加紧准备,”

宁王说,“等时机成熟,一举拿下北京。”

“那太子使者……”

“就说本王需要时间考虑。”

宁王说,“让他们以为我们真的在犹豫。”

与此同时,北京城内。

“殿下,”

张侍郎急匆匆进来,“发现魏贵夫人又要动身南下。”

朱瞻基放下手中的书:“让她走。”

“就这样放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