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人不解,“不是应该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制度吗?”
“循序渐进。”
朱瞻基说,“如果操之过急,反而会引起反感。”
“那第二呢?”
“第二,”朱瞻基说,“开通商路。让西域和内地的商贸往来更加便利。”
“这个容易。”张侍郎说,“西域各部本来就喜欢做生意。”
“没错。”朱瞻基说,“通过商贸往来,他们自然会慢慢接受我们的文化。”
“第三呢?”
“第三……”朱瞻基说,“选拔各部落中的优秀子弟,送到京城读书。”
“这是为什么?”
“培养人才。”
朱瞻基说,“让他们学习我们的文化,将来回到部落后,自然会起到桥梁作用。”
众人恍然大悟。
就这样,朱瞻基的政策开始实施。
果然,随着商路的开通,西域各部的生活渐渐发生变化。
“启禀殿下!”
有一天,有人来报,“各部落的年轻人都很踊跃报名去京城读书!”
朱瞻基点点头:“这是好事。”
“不过……”
那人犹豫了一下。
“有什么问题?”
“有些部落的首领……”
那人说,“担心自己的子弟去了京城,会被同化。”
朱瞻基笑了:“告诉他们,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啊?”
“让他们想想,”
朱瞻基说,“如果他们的子弟在京城读书,将来回到部落,会有什么好处?”
那人想了想:“会对大明更加了解?”
“不止如此。”
朱瞻基说,“他们还会带回去新的技术。这对部落的发展不是很好吗?”
“原来如此!”
很快,这个解释传遍各个部落。果然,送子弟去京城读书的人更多了。
与此同时,朱瞻基还在各地设立学堂,教授汉语和儒家经典。
“殿下……”
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太快了?”
“不会。”
朱瞻基说,“因为这是他们自愿的。”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西域各部渐渐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更加富裕,文化上也开始和内地融合。
“殿下真是高明。”
张侍郎感叹,“用这种方式,比强迫他们要好得多。”
朱瞻基点点头:“治理边疆,不能只靠武力。要让他们心服口服,才能长治久安。”
就在这时,京城来了消息。
“启禀殿下!”
使者说,“陛下有旨,召殿下回京!”
朱瞻基略一沉思:“看来父皇是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回京之前,朱瞻基召集各部首领。
“本王要回京了。”
他说,“不过……”
“太子殿下放心,”
首领们说,“我们一定会维护好这里的安定。”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记住,你们现在都是大明的子民。大明会善待你们。”
“我们明白!”
看着西域的落日,朱瞻基心中感慨:这一仗,不仅平定了叛乱,更为大明开辟了新的疆土。
回京途中,张侍郎问:“殿下,您觉得西域以后会不会再有问题?”
朱瞻基笑了:“只要政策不变,就不会有大问题。”
“因为他们已经尝到了好处。”
朱瞻基说,“只要让他们继续感受到归顺大明的好处,他们就不会轻易背叛。”
回到京城后,朱瞻基立即进宫面见朱高炽。
“做得不错。”
朱高炽说,“不仅平定了西域,还让他们心服口服。”
“这都是父皇教导得好。”
朱高炽摆摆手:“你小子就别拍马屁了。说说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儿臣以为……”
朱瞻基说,“西域虽然安定了,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怎么巩固?”
“首先,”
朱瞻基说,“要在西域设立完善的行政体系。”
“具体说说。”
“可以在重要城市设立府县,”
朱瞻基说,“但要保留各部落原有的组织形式。”
“这样不会混乱吗?”
“不会。”
朱瞻基说,“府县主要负责征税、治安等大事,部落内部的事务仍由首领处理。”
朱高炽点点头:“这倒是个好办法。还有呢?”
“其次,”
朱瞻基继续说,“要在西域驻扎军队。”
“多少人?”
“不需要太多。”
朱瞻基说,“主要是维持秩序,震慑宵小。”
“嗯。”
朱高炽说,“看来你考虑得很周到。”
“还有一件事……”
朱瞻基说。
“要选拔西域各部的人才,”
朱瞻基说,“让他们参加科举。”
朱高炽有些惊讶:“这个提议倒是新鲜。”
“只有让他们真正融入大明的体制,”
朱瞻基说,“才能让他们对大明更加忠诚。”
“有道理。”
朱高炽想了想,“那就这么办吧。”
就这样,朱瞻基的建议很快得到实施。
西域各地开始设立府县,选派官员。同时,也保留了各部落的自治权力。
张侍郎说,“这样既保持了统治,又让各部落感到尊重。”
朱瞻基点点头:“治理边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
很快,第一批西域子弟参加科举的消息传来。
“启禀殿下!”
有人来报,“已经有三个西域子弟考中了进士!”
“好!”
朱瞻基说,“这是个好兆头。”
“他们都请求……”
“让我猜猜。”
朱瞻基说,“他们想回西域任职?”
“殿下真是神机妙算!”
朱瞻基笑了:“准了。让他们回去吧。”
“这……”
有人担心,“会不会有问题?”
“不会。”
朱瞻基说,“让他们回去正好。他们既懂得大明的制度,又了解当地的情况,正是最好的官员人选。”
果然,这些西域出身的进士回到家乡任职后,表现得都很出色。
他们既能执行朝廷的政令,又能照顾到当地百姓的利益。
“殿下……”
有一天,张侍郎感叹,“西域真的安定了。”
“西域只是第一步。”
朱瞻基说,“大明的疆域,还可以更大。”
朱瞻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觉得,为什么西域会这么快就安定下来?”
“因为殿下的政策高明啊。”
“不。”
朱瞻基说,“是因为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式。”
“什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