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阳一娇,冷心摄政王心狂跳

第54章 出宫

字体:16+-

一块香皂卖一两银子,十块香皂让应不染净赚六两。

抛去掌柜的分成,还能得四两。

四两银子不多,还不够金尊玉贵的九殿下买盏茶吃,可她却从中清楚的意识到,香皂一旦流入市场,定然会赚的盆满钵满。

加上提炼出来的香料,还可以把价格再翻一番。

既然决定要做,就要把所用的材料和人力确定下来。

那么她必须想办法出宫。

做好决定,应不染当天便到凤仪宫找到皇后,以跟孟修儒外出游学为理由,讨到一个出宫玉牌。

简单收拾一下包袱,太阳一下山,应不染带着棉儿,跟着孟修儒的马车一起出了宫。

出宫当晚,应不染宿在孟修儒府中。

她第二日要看一下城里城外可以作为工坊的地方。

次日一早,孟修儒才刚起身,便见应不染带着一身寒气,像是刚从外头回来。

问了一声才知,原是上了一趟山。

孟修儒的住宅离宫远,距离盛乐山倒是近。

“大早上的爬什么山?”

应不染沉默不语,今日,是她跳崖的日子。

重生不过小半年,上一世的今日,她已经死在谷底,也许死得连尸首都不剩。

孟修儒怕应不染对城内不熟悉,特意安排孟知恩跟着。

应不染百般推辞,最终也只能瘪着脸带着孟知恩一起走了。

“想不到九殿下如此关心民间疾苦,真是我朝百姓之福。”孟知恩跟在哦应不染身后,低声谄媚道。

应不染勉强回应两声,关于香皂的事儿,她和孟修儒都选择闭口不言。

见应不染不想搭理自己,孟知恩挠了挠头,道:“殿下常年在宫内,不知宫外可有好友?”

应不染摇头:“曾经倒是有一个。”

“曾经?”孟知恩陡然提高了音量,像是找到了一个可以跟应不染沟通的缺口。

“不知是谁如此有幸,竟能与九殿下成为好友。”

应不染侧身向右,刻意跟他拉开距离。

“太子妃。”

孟知恩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讪笑着向应不染靠近:“原是如此,那九殿下现在宫外便没有知心好友了,不知臣可有幸与殿下成为好友?”

应不染突然转过头,一脸警惕的看着孟知恩:“没幸。”

孟知恩呵呵干笑两声,转头看向远处店铺:“不知殿下吃没吃过这家铺子的点心?在城里可是异常出名的。”

应不染抬眸看了一眼,随即移开视线:“吃过的。”

她自然是吃过的。

那年她和江知年杀回盛京的路上,就是馋这一口桂花糕。

那桂花糕长什么样子,里头包裹的什么馅料,她都知道。

“太子妃也吃过的吗?素问太子妃很是喜欢甜点。”孟知恩不死心的又问道。

应不染还未应声,便被一群迎面奔跑而来的小孩冲开。

孩童银铃般的笑声,回**在整个街巷。

棉儿着急的赶上前来,上上下下查看应不染身上又被有被撞伤。

应不染拍拍棉儿手臂,示意自己无事,一转头,就看见孟知恩盯着那家铺子出神。

应不染气的鼓紧咬肌,龇牙咧嘴道:“孟知恩,你怎么这么关心我皇嫂喜欢吃什么?”

“哦....”孟知恩仓惶回头,尴尬一笑,“只是听父亲提起过罢了,适逢路过,便想起了......殿下不给太子妃带回去些吗?”

应不染摇头:“东宫的小厨房什么做不出来?不劳你费心。”

孟知恩垂首笑了一声:“殿下所言极是,东宫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

话至此,应不染不想再跟他多做纠缠,抬眸看向不远处的盛乐山。

从这里看,盛乐山被烟雾笼罩,时不时有莺鸟自山腰飞起,最后又将身影隐于山间。

应不染不知道日后事情的走向会往哪里发展,自己是否真的能放下死亡的恐惧,还有自重生开始,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能改变上一世的结局。

以及.....她是否真的能把对江知年的爱,彻底隐藏在心底。

借着闹市人多,应不染拉着棉儿躲进暗巷,趁机甩掉孟知恩。

找房子的事情并不顺利,两个人在外面跑了一整天,也就跑过来五条街。

房子倒是不少,但真正可以作为备选的房子没有。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宅,位置足够偏僻,只是看棉儿急切,刻意抬高价格。

应不染一气之下,转身走了。

棉儿一言不发的跟在应不染身后,自认为做了错事,不敢出声。

这一趟,便是让棉儿彻底明白,没有身份镇压,只能任人宰割。

临近傍晚,两人来了孟修儒卖香皂的铺子,里面人满为患。

棉儿看的目瞪口呆:“殿下,您看,他这铺子一天得挣多少银子呀?”

“大概咱们得卖上两车香皂吧.....”

应不染知道,这个时代落后,她仅仅只是靠香皂想挣到大量银子,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胭脂水粉她又不会,应不染突然就想到,三皇子的盐引。

她不仅要用香皂和老三做生意,她还要借老三的手提炼精盐。

又是借老三的手,应不染现在有点苦闷。

不论是做什么,都要经别人的手。

应不染觉得重生后的自己比重生前过得还要惨。

以前有权有钱丧良心,现在有良心没钱又没权......

可是把提炼精盐的方子真的交给三皇子,她又不甘心。

三皇子为人奸诈狡猾,若是给他方子,过河拆桥的都是轻的,说不定倒打一耙,把她告到父皇面前。

扣她一个贩卖私盐的罪名。

于是她又开始思量,怎么能安排人手,自己经营。

应不染觉得这一世的自己,太过谨小慎微。

上一世的她,明明连死都不怕,跟着江知年一路打回盛京的时候,是多么决绝,带着必死的决心,挨过了番邦一次又一次偷袭。

两人带着区区几万兵力,硬生生将番邦打出去,终于收回庆国。

就在这时,应不染突然想到江知年那日在书房告诉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

他的眼神,是那样认真,抚平了应不染躁动不安的心。

棉儿看应不染出神很久,扯了扯她的袖口,小声唤了几声。

应不染侧眸看向棉儿,带着她回了孟府。

她自己一个人,做不了什么,可若是拉拢一群人,便什么都可迎刃而解。

出神的这一瞬间,应不染想了很多。

她不能只想着借三皇子来挣钱,她要做自己的事业。

别人始终靠不住,尤其是三皇子这样一个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