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没船不怕,这次回去再买两艘海沧船。
东江镇本就是依靠水军联通沿海诸岛,不缺海船。
只要你能找到路子、给足银子,一切都不是问题。
如今秦逸手里不缺银钱,加上朴家庄缴获,存银还有八千余两。
吃大锅饭的“秦营”暂时没有军饷,话说回来,小破岛有钱也没处花。
这次解救的汉民,从中再招募些水手,扩充自家的水军力量,秦逸计划单独设一个水军总旗。
最重要的陆战队,秦逸计划扩充到一个哨。
新的编制秦逸已经酝酿成型,最基础的是队。
一队(班)十二人,设队正和伍长;
一总旗(排)三队人,设旗正、旗副,共四十人;
一哨(连)五个总旗,共两百人,三个战兵旗(左前右)、一个重甲旗(后)、一个特勤旗(中军旗:含骑兵队、医疗队、后勤队);
秦逸是把总(连长),孙仲勇任督抚(副连)。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古今融合的兵制,不是最好的,但是目前最合适的。
等以后兵力再增加,只需要将五个哨再扩成千总。(营)
两千兵是游击(团),三千兵是参将(旅),五千兵是副将(师),一万兵就是总兵官(军)。
说句狂话,真领一万雄兵,秦逸能把鞑子翔都打岀来,你信不?
今后可不会仅限于少年兵,那是初期无奈的选择。
想迅速形成有效战斗力,还得是青壮才有体力披着重甲持续战斗。
当然,中高层军官都由秦逸一手带岀来的亲信少年兵担任。
扯远了都白费,眼下能尽快扩军到两百战兵,秦逸这个东江小把总才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
万丈高楼平地起!
眼下虽然连水军加一起,总共才五十几人,但秦逸非常清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切的起点,就从这座朴家庄开始。
“哥!妇孺都运走了,五十七户男丁凑了一个持械总旗,监督西八们挖矿炼铁”。
“很好!”
秦逸和孙仲勇两人边吃边谈,大碗的汤面呼啦啦就少了一半。
“疯子带了一队人去西北面的金家庄哨探,还没回来……”
“嗯!下一次动手,就让他指挥,你坐镇朴家庄”。
“嗯呢!”
秦逸边吃边瞅着墙板上钉着的简易舆图,这里离柳京只有百三十里,唯一的官军朴国昌被弄死后,周边的地主毫不设防。
李朝平安道的机动兵力,半数驻扎在江东六府靠近鸭绿江一侧,半数都驻扎在柳京城。
这样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这里的煤炭和铁矿,都是咱们岛上急缺的物资,让西八们卖力些,能在这边炼成生铁最好。
炼不完的原料也不浪费,都堆在码头上,咱们有空就来拖”。
“嗯呢!”
秦逸只叹自家实力有限,否则如此方便的煤铁基地,岂能浪费。
这种地表浅层的小煤矿、小铁矿,最适合这个时代手工挖掘。
一想到鸭绿江畔东南面,后世储量惊人的李朝铁矿,秦逸就不禁垂涎三尺。
这可是含铁量超过五成的优质铁矿啊!
在这个冷热武器掺杂的年代,只有足够的钢铁,才敢奢谈“铁与火”。
鞑子为啥牛叉?
还不是沈阳城外绵延数十里的铁匠,为其打造优良的铁甲。
加上历次缴获的数万甲胄,后金的披甲率远远超过明军。
尤其是其核心战力“白甲巴牙喇”披三重甲,甲胄重达七八十斤的人型铁罐头。
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刀砍不伤,枪刺不透的怪物,对阵的明军有多绝望。
秦逸没敢臆想,立马搞出一支燧发枪加行营炮的纯火器战兵。
那么全员披甲,重甲兵摧锋斩将,就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道路。
他想从乱世里杀出头来,既没有背景、也没有家世。
唯有强横的武力。
不服就干!
……
朴家庄的收尾工程,受限于运力有限,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月。
三月十八,两艘海船第四次抵达龙冈浦。
累到面容憔悴的倪三通知,他哥三月初来过獐子岛,没寻到秦逸又回了旅顺。
秦逸这才恋恋不舍地通知最后的人手,全部撤离。
“俺哥留话想让俺再去试试应募樊家家丁,俺没答应,獐子岛就好,哥你这边俺待得舒坦”。
“你小子不错!算我没白疼你!”
秦逸忍不住抓了抓倪三的脑袋,揉乱了这小子头上的懒汉巾。
倪大当然希望弟兄俩待在一起,有个照应,还有每月一两银的月俸。
而秦逸这里虽然没发饷,但吃得比樊家的家丁还好。
一天三顿,顿顿管饱你敢信?
再加上都是岁数差不多大的少年,还管着一队人。
没尝过金钱滋味的倪三,当然不愿意跟亲哥后面受约束,整天谨言慎行。
“这次回去,我要去一趟旅顺,再买两艘海沧船,你手下再扩充四个队,算一个总旗”。
“哥!俺跟你一起去不?”
“废话!你不驾船,让我游过去不成?”
“嘿嘿嘿嘿!”
秦逸已经想好了,今后体弱的少年兵都放在水军这边,配皮甲和火器辅助作战。
陆上的战兵以成年人为主,迅速形成战斗力。
“两艘新船,每船两队水兵,苍山铁留一队人,把那艘板屋船移交给民夫营,用作獐子岛和海洋岛的交通船”。
“嗯呢!”
……
三月二十三,一艘苍山铁拖着一艘棺材状的板屋船,缓缓驶入獐子岛东北面的海港。
码头上欢呼一片!
秦逸累得不轻,但依然坚持着,跟来迎接的老赵头老徐他们打招呼。
毕竟也是一份心。
“把总,田里秧苗都插完了,今年包管是个好收成!”
秦逸很高兴,春耕的事情他就说个方略,实际上自己也不懂,全是老赵头操持的。
“赵叔辛苦了!”
“可比不得把总辛苦,之前俺还担心粮食吃不到夏收,这下不愁了!”
老赵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家伙!还是逸哥儿有本事,一下子运来上千石的粮食。
“后送来的辽民,都安置下来没?”
“还差十几间房没弄好,各家先挤挤凑合着住”。
“尽快解决吧,每户十亩地一分,有屋有田,心就定下来了”。
“把总说的是!”
秦逸又转向眉开眼笑的老徐。
“嗯!徐叔,这次铁料够了吧?”
“哈哈哈哈!够了够了!根本用不完啊!”
“上次我让三子通知你的事,安排好没?”
“把总放心!这次的辽民有一家铁匠、一户木匠、一户炉匠。
连同原来俺们岛的五户工匠,全都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去海洋岛”。
“很好!稍等几天,我先把战兵选好,连同俘虏一起去新岛开拓”。
“把总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