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1631:重生东江一小兵

第33章 穷兵黩武,东江内战在即

字体:16+-

秦逸自己明白自家事,他清楚自己并不英明,獐子岛在他折腾下,刻意搞了一个封闭的小集体。

如果采用雇佣制,他手里八千余两银,撑不了多久就得破产。

如果按照辽西关宁铁骑拿到手的实俸,每个战兵最少每月二两银(折色)。

养两百兵每月最少五百两,一年就是六千两。

而东江镇每年只拨给自己六百四十两,近十倍的差额。

这次从李朝救回五十七户辽民,在朴家庄安排监督西八们干活。

一番暗中考察后,定下了服从性好、年纪合适的三十人,准备纳入“秦哨”。

这次回来主要就是办这事,边训练边参加李朝的低烈度作战,尽快提升战斗力。

水军扩充的四队人,也是从这些新辽民少年中挑选。

可以说秦逸算是竭尽全力的扩军,鞑子才三户一丁抽调披甲人,他的麾下几乎一户一丁,家家有人从军。

总共百户出头,结果要征兵近百。

不是青壮就是半大小子,仅剩的一些男人也都被工匠队吸纳。

好在忙完春耕后,田里的活计不多,妇孺们辛苦一些也能干完。

秦逸非常清楚,眼下的局面很不正常,把人力用到了极致,但他也没办法,只能先保证武力持续增长。

至于民事,反正有充足的粮食缴获当依靠,等后期再多救一些辽民,节奏才能缓一些。

然而在这乱世里,哪有什么事都能按照设想稳步前进。

计划没有变化快,很快!时代的大潮滚滚而来!

就算是不起眼的獐子岛小势力,依然被余波干扰。

……

“忠!诚!”

獐子岛海滩平整的校场上,六队人排得整整齐齐。

吼声冲天而起,颇有气势!

“很好!很有精神!请稍息!”

“唰!”

秦逸驱马上前,站在队列前方,大致讲评了一下今天的训练情况,主要还是练队列。

站姿、走姿、转向、列队行进等。

他这小墩卒可没资格接受明军正规军训练,拿出来的练兵方式,还是赤旗下的模式更改版。

整齐就是美,一致就是好!

六队人,其中两队是水军,船还没空去买,苍山铁上已经有两队人在操练,另外两队被陆六领着在这边合训。

秦逸麾下的陆战队从两队扩充到四队,再加上五名骑兵,六名医疗兵。

全部兵力连他自己都在内,才勉强过百。

队伍里的三期兵,一眼就能认出来。

现在可比当初强些,装备上布面甲的一期兵,淘汰下来的鸳鸯袍正好换给新兵蛋子们。

没资格穿红,都穿的是蓝色一面。

就这还不够,只能穿着岛上自制的灰棉袄凑数。

皮靴不够,只能用布鞋凑,唯有裹脚布和行缠足够。

这些细节秦逸并不在意,等他去一趟旅顺,花些钱而已,都能解决。

训话完毕,队列解散,去吃午饭。

秦逸还想着今天有咸菜烧海鱼段,这边的大黄鱼很是肥美,中午有口福了。

“把总!码头哨楼回报,旅顺方向来了一艘快船,看旗号是樊将军的”。

“卧槽!这倪大真会赶饭点,和尚!安排人多送十五份大锅饭到码头哨楼去”。

“好的!哥!”

秦逸施施然骑马赶往码头,他还真没当回事,估计是倪大想他弟了,找个由头跑来转转。

……

“老弟啊!赶紧跟俺去旅顺,大人传你有事!”

倪大正在码头上,跟结束训练正在休息的弟弟倪三说笑,一看秦逸骑马过来,立马传话。

秦逸笑着翻身下马,倪三眼明手快地接过缰绳。

“啥事啊?这么急?吃完饭再走不行吗?”

“嘿嘿!也没急到这程度,中午啥伙食?”

倪三咧着嘴插了一句话。

“哥!你今天算是来着了,把总叫人新制的大网,专门在海湾捕鱼,比俺腿都长的大黄鱼啊!吸溜!”

“啧啧!难怪你不肯跟俺去旅顺,这小脸蛋子都吃圆润了不少!”

“哈哈哈哈!老哥放心,你弟就是我弟,还能饿了他?”

“嘿嘿嘿嘿!”

说话间,和尚骑着马带人拖着一辆木轮车过来,两木桶菜,两木桶木饭。

倪三安排手下把分量多的抬到一边哨楼下,自家两队人开饭。

倪大也招呼自己船上的水手下来吃饭,秦逸、倪大、和尚三人把各自饭菜打走后,樊家水手们抢做一团。

蒜瓣一样的黄鱼肉,菜汤上飘着一层油花,糙米饭掺杂着小米,但一看就淘洗得非常干净,应该没石子硌牙。

倪大并没在意,当年在黑山墩也是一样,手快有手慢无,抢不过别人就饿着呗!

凡事就怕对比,你瞅倪三那边二三十人,虽然说说笑笑,但是队伍井然有序,依次打饭菜。

倪大边吃边往两边瞅,仅仅是这一点小细节,背后蕴藏的严格军纪,只要不是傻子就能一眼看出。

“老弟啊!你这兵练得不错啊!”

“老哥见笑,你弟是将才,都是他的功劳”。

秦逸打个哈哈,把这话茬让过去。

“樊将军有啥急事,还特意让你跑一趟?”

果然,这句话立马吸引了倪大的注意力,他左右看看,确认身旁没外人,这才神神秘秘地低声讲述。

“咱仨是自己人,哥也不瞒你,海冰一化,海路恢复通行。

毛永诗,嗯!就是孔有德那个杂碎,从登州水城派人派船,带着大笔的银子到东江……”

秦逸这阵子忙自家事,差点把这茬给忘了,可不咋的!

孔有德如今骑虎难下,招抚的事彻底黄了,被他放走的巡抚孙元化,已经被缇骑押往京城镇抚司天牢。

崇祯帝本就被大凌河惨败气得不行,自家寄予厚望,花了大笔银钱的“登州火器营”,不但没去支援,半路上还反叛了。

这事可忍不了!

即便首辅周延儒、次辅徐光启(孙的老师)为孙元化竭力开脱,只求免死,崇祯帝都不松口,下令锦衣卫严加拷问。

打不过鞑子,还治不了自家叛军吗?

皇帝定下“剿”的策略,谁说也不好使,平叛大军还在集结,但孔有德已经感觉到了难以抗拒的压力。

除了派兵四处出击,继续占地盘烧杀抢掠,同时安排人打着为毛帅报仇的名号,到东江招揽“义子义孙派”,共襄盛举。

好吧!压力给到东江镇了!

原本把登莱之变当笑话看的东江军,如今笑不出来了!

东江三派,朝廷派以黄龙为首,外戚派以沈太爷为首,义子派自然是毛大。

掌握大部分毛帅家丁的毛大(毛承禄),并没如愿继承毛帅全部东江遗产。

黄龙驻扎皮岛,又娶了沈氏为妾,毛大早就不满。

眼下这情形,他不叛也得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