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有余

第25章 蓝颜知己

字体:16+-

“老谭……我要见曾榕,我需要……紧急心理咨询。”

“好,我联系她。你再坚持一下,我马上到。”

谭铭之打给曾榕,她建议他们立刻去找黎医生。于是,他载着冯芸和雨萱来到燕京第六医院急诊科,黎医生也从住院部匆忙赶来。

黎医生四十出头的年纪,瘦高个子,一副冷峻的面孔。同样是治疗心病的医生,他远不如曾榕那般有亲和力。

他观察了冯芸的状态,又询问了症状发生的频率以及她的孕期健康状况。

“要吃药了。”他迅速给出判断,低沉而饱满的声音传递出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吗?”谭铭之替冯芸说出了顾虑。

“焦虑状态对胎儿也不好,我们需要权衡,两害取其轻。”

“对胎儿不好?您指的是会导致胎动频繁和早产吗?”

“远不止,还可能造成实质性伤害,比如出生后低体重、畸形、智力低下、注意力障碍、自闭症……”

冯芸的关注点一直在药物副作用上,从来不知道焦虑导致的激素水平变化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宁愿吃药。

“都是些安全的药吧?”她抱着一丝侥幸问道。

“不存在绝对安全的药。”黎医生的回答坦诚而客观,他不会为了宽慰病人而迎合他们心中不切实际的期待,“但我会充分考虑你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况且你已经是孕晚期了。”

“对了,服药期间不能哺乳,得让孩子吃配方奶,这个你要有心理准备。”黎医生又补充道。

听到医生这样说,冯芸又纠结起来。她没想到连哺乳都会受到影响。

“配方奶也挺好的……”谭铭之想安慰她,又使不上劲,这方面他没有经验,懂得不多。

黎医生的一句话给冯芸吃了定心丸,他说:“和母乳比起来,你的身心健康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养育是个长期工程,哺乳方式的选择,只是一个很小的环节。”

他说的没错。哺乳期不过一年左右时间,而养育孩子到成年长达十八年。她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冯芸豁然开朗,与其纠结于母乳喂养问题,不如先让自己好起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妈妈。

她信任黎医生,决心配合治疗,不仅仅是为了摆脱焦虑症的困扰,她还想改变自己,换一种活法。以前的活法令她的人生走入死胡同,差点陷入万劫不复。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隐忍的性格,当下最不能忍的是杨砾的出轨行为。她要反击,绝不姑息。

“老谭,你和我说实话,杨砾是不是出轨了?”

“嗯。”谭铭之不打算继续隐瞒了,他猜想冯芸今天的焦虑发作一定和这件事有关。

“我想离婚,你支持我吗?”

“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别亏待自己,也别害怕。我……一直都在。”

是,他一直都在。相识十六年,他早已是她最信赖的人。

十六年前,两人在大学的“老乡会”上第一次见面,那时冯芸刚上大一。谭铭之比她高一届,在经济系就读,冯芸读的是建筑系。

“女孩子读建筑系,好勇哦,要读五年的,你晓得吗?”

这是谭铭之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作为搭讪,生硬又无趣,却与他的学霸身份十分吻合——全是干货,且直击要害。

他远远看到这个娇俏的女孩,鼓足勇气走到她身边,在她与别人交谈的时候,故作自然地插进一句对白,竟一语道出了冯芸的顾虑:多读一年书意味着晚一年毕业,迟一年上班赚钱。

哪壶不开提哪壶。

冯芸脸上的笑容瞬间变成了愁容。

一旁的男同学笑得岔了气:“谭哥哥,你到底会不会跟女孩子搭讪?你要问人家,有没有男朋友。要是人家说有,你就说‘好遗憾,不过我可以等’,要是人家说没有,你就应该说‘这么漂亮居然没有男朋友,考虑一下我吧’……”

男同学手把手地给他示范起来,教他泡妞的正确姿势。他羞得满脸通红,推开男同学搭在他肩上的手臂:“我才不学你那样油腔滑调,你去泡你的妞,别管我。”

说罢,他站直身子,扶了扶眼镜,很快恢复了淡定的神情,只是耳廓上还残留着未来得及褪去的红晕。

冯芸抿嘴一笑,心想:这位姓谭的老乡还挺可爱的,虽然笨嘴拙舌,却是个实在人。

她仔细打量了他的样貌——清秀俊朗,皮肤白皙,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清澈而专注。

自那之后,他们总在图书馆、自习室或者食堂“偶遇”。

偌大的校园,万余名在校生,这样的相遇频率着实超出常理。冯芸同宿舍的姐妹都说谭铭之一定是喜欢她,掐着点在她可能出现的地方“守株待兔”。

冯芸并非感受不到,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和他之间的可能。

大一那年放寒假回家后,谭铭之去她家找她玩。刚一进门冯芸的母亲就认出来,他是当年中学里有名的天才学生。

冯芸原以为母亲会鼓励他俩交往,不想她却悄悄对她说:“男朋友可不要找这样的。他爸爸是检察官,铁面无私,得罪了好多人。”

既然母亲这么说,冯芸也就断了和谭铭之发展下去的念头,虽然她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不赞成她和一个正直的检察官的儿子谈恋爱。

后来,冯芸交了男朋友,她和谭铭之的那份暧昧也就终结了,但友情仍继续着。平时有事,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帮助她。寒暑假回家、返校也仍旧相约一起坐火车。

那时他们坐的是绿皮火车,摇摇晃晃三十多个小时,才能从燕京回到逸江。一路上都是他在照顾她,摆放行李、打热水、泡方便面、洗水果……甚至连上厕所,也是他帮她排队。

冯芸和第一任男友相处了短短半年便分手了。她觉得谈恋爱太浪费时间,还是单身一人比较轻松自在,可以专心学习。她打算申请提前毕业,所以猛刷学分,把课程安排得满满的。

她的好朋友唐雅婷一直仰慕谭铭之,但他总是刻意回避。冯芸劝他考虑一下,人家女孩子方方面面都挺好的,又那么喜欢他。

终于,在她俩上大三,谭铭之上大四的那年,唐雅婷如愿成为了他的女朋友。他们两人在一起后,冯芸主动疏远了谭铭之,她不想引起唐雅婷的误会,更不愿她难过。

冯芸的提前毕业申请没有获得系里的批准,但是她已等不及要挣钱养家了,于是在大四的暑假去了售楼处做兼职。

大五那年,她一边做毕业设计,一边卖房子。唐雅婷则准备考研,她想留在燕京和谭铭之一起。那时的谭铭之已在本校读硕士二年级了。

毕业后,冯芸正式入职了房地产公司,唐雅婷考研失败,漂在燕京四处谋职,而谭铭之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博士生。

后来,冯芸和杨砾在一起了,谭铭之和唐雅婷结婚了。再后来,冯芸和杨砾结婚了,谭铭之与唐雅婷的婚姻却画上了句号。

毕业后一直没找到称心工作的唐雅婷,曾寄希望于谭铭之博士毕业后“考公”或者去大型国企工作,以便将来借助他的人脉为她换一份稳定舒适的工作。但是,谭铭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大学当老师,唐雅婷希望落空,两人从此矛盾不断,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唐雅婷离开燕京后,再没有和冯芸联系过,也不接她电话,不回她信息。冯芸从此失去了这个好朋友。听谭铭之说,她回到东南沿海的老家后,不到半年便再嫁了,现在应该也有孩子了吧。

自从冯芸和杨砾结婚后,谭铭之就很少联系她,偶尔发一两句问候。冯芸的近况,他都是通过杨砾知道的。

杨砾不常去学校,两人打照面的机会并不多。只有每周三下午,他们相约一起打篮球。闲聊间,他从未在杨砾那里听他说过对婚后生活有什么不满。冯芸两次怀孕,他都是所有朋友中第一个知道的,杨砾总是迫不及待地最先告诉他。

直到最近,夫妻二人闹到这般地步,他才知道冯芸的婚后生活并不如意。

在学校里,他对杨砾和章薇的事有所耳闻,也亲眼见过两人一起吃饭、散步。但他总觉得杨砾不至于没有底线,能够把握分寸,做到“发乎情,止乎礼”。

没想到,杨砾最后还是越过了道德底线。

他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冯芸呢?去学院领导那里揭发杨砾?还是劝说他们夫妻二人复合?

杨砾正和章薇打得火热,劝说能奏效吗?谭铭之没有把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如何,他都希望冯芸的生活能够好起来。

冯芸吃过药后,很快睡着了。谭铭之轻轻拿走她手里的遥控器,将空调温度调高了两度,又设置为睡眠模式。

雨萱还不困,缠着他讲故事。他一连读完三本绘本,雨萱终于上下眼皮打架,倚着他的手臂睡着了。他把她抱回房间,放在冯芸身边躺下,小心地给她盖好被子。

他又不放心地看了一眼冯芸,她睡得很沉,没有被吵醒。望着熟睡的母女,他忍不住想:“如果我们是一家三口,那该有多好。”

雨萱喃喃梦呓:“叔叔,不要走。”

谭铭之欣喜地笑了,雨萱说出了一个还算完整的句子,虽说是梦话,但也算是康复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了。

他轻声回答:“好。”

这一晚,他自作主张地留下了,和衣躺在客厅的沙发上。

冯芸早早醒来,看到在沙发上熟睡的谭铭之,几张文献资料散落在身边的地上。她俯身一张张拾起,不经意间瞥见标题——《精神药物在孕期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她心头一暖。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总在她最需要的时刻出现,又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关心着她。当她困于情绪时,他已经在帮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这么早就起床了?不多睡会?”谭铭之从沙发上坐起,摸索着找他的眼镜。

“你看这些,是要转行学医吗?”

谭铭之扶了扶眼镜,接过冯芸手中的文献资料:“昨晚睡不着,看了一小会儿,助眠。”

“遇事查文献,你天生该吃学术这口饭。”冯芸笑笑,“只是别把时间都浪费在我的事情上,你不也要评职称了吗?”

“怎么是浪费呢?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上就不算浪费。至于职称……随缘吧。万一我真的转行学医了,岂不是白占一个教授名额?”

“还是别‘万一’了,专心地做你的经济学教授吧。我这里的事,以后尽量不麻烦你。”

“我不觉得麻烦,除非是你……不想见到我。”

“老谭,作为朋友,你做得足够多了。可我不能那么自私,只顾自己。你该有你的生活。”

“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并且乐在其中。你难道……”

“你的心意,我了解。”她打断了他,“但是我们之间不适合。你看你,一表人才,学术精英,而我呢,失业,即将离异,还带着两个孩子,妥妥一个落魄中年妇女,只会拖累你。你应该找一个更好的。”

“不说这个,我去买早饭。”

“不用了,你回去忙自己的事吧。”

“我没什么急事要忙的。”

“那就回家休息。”

谭铭之见冯芸态度坚决,只好不再坚持。

他走了。大门关上的那一刻,冯芸内心一阵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