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后,世子妃单开族谱杀疯了

第52章 偶遇梅可卿

字体:16+-

薛连城心头微惊,她没想到袁采薇说的礼物是这个。

要知道,袁将军虽然骁勇,到底是萧振亭的部下,作为下属女儿,当场戳穿上司夫人和女儿的把戏,需要勇气和智慧不说,还很有可能给萧将军招来报复。

但袁采薇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做了,薛连城明白,她是想为自己讨个公道。

薛连城心下感动,原来朋友是这样的,会在自己受到委屈的时候,挺身而出维护自己。

但她不愿袁家因此和国公府结梁子,于是连连给袁采薇打眼色,示意她不必多说。

袁采薇确实也不打算再说了。

这种事,点到为止。

只要萧公爷心里存着公正,自然会为薛连城做主,若他偏袒老婆孩子,说再多也没用。

果然,萧公爷看着粗枝大叶,其实很精明,听到袁采薇的话,立即就联想起萧晚晴,这两个丫头说的话大相径庭。

再看萧晚晴面红耳赤,周夫人也是如临大敌,袁采薇却从容不迫,心里就有数了。

他愤怒之余,全是无奈。

女儿年纪小,拎不清轻重,对未来嫂子有抵触,还说得过去。可夫人这般不容人,他接受不了,若是年轻二十岁,他真想当场抽这个小家子气的女人几鞭子,让她学学什么叫贤良大度。

可当着老太太的寿辰,他不愿扫老人家的兴,只能忍着不发作。

寿宴结束后,他便沉着脸将萧晚晴和周夫人都叫到书房。

母女俩知道是事情败露,都不敢吭声。

萧公爷看着气焰全无的娘儿俩,到底没有拿鞭子,只是狠狠拍了一把桌子,冲着萧晚晴怒道:

“我请了那么多大儒教养你,不指望你温良恭俭让,你竟这般善妒,心眼只有针尖大,你配做我萧振亭的女儿吗!”

从小到大,父亲从未对她大声过,竟为了个薛连城,说出这么重的话,萧晚晴立即哭了。

抽抽噎噎的,什么也说不出来。

周夫人岂能不知丈夫这话是在指桑骂槐,她梗着脖子,道,“小孩子不懂事,你有气朝我身上撒,吓唬晴儿作甚?”

“晴儿,我有话和你父亲说,你先出去!”

萧晚晴如临大赦,不等萧公爷张口,拔脚就往外跑了。

书房里只剩夫妻二人,周夫人抢先道,“我知道你为什么动怒。”

进书房之前,萧公爷想着以周夫人要面子的性子,肯定会嘴硬不承认,所以才会拿萧晚晴作笺子,没想到她竟然先发制人,一时间倒有点措手不及,声调也就降了下来,“你说我为什么动怒?”

周夫人冷着脸,倔强道,“还不是为了薛家那丫头。”

萧公爷愕然,一向嘴硬的夫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老实了?竟然主动交代。

“你是不是对旻儿的亲事不满意?”

周夫人两行清泪,顿时滚了下来,“我怎么可能满意?我生旻儿大出血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差点没了性命,这些年,所有心血都放在他身上,才培养得他文武双全,我的儿子,配公主都绰绰有余,凭什么娶一个乡下丫头?”

饶是萧公爷在沙场上杀伐果断,也受不了枕边人这边软硬兼施,哭笑不得道,“出去别说这种话,叫人听见了,不知道咱们家狂成什么样儿了。”

周夫人听了这话,就知道丈夫已经无大碍了。

她趁机哽咽道,“我不喜欢薛连城那丫头,她那双眼睛是双祸水眼睛,跟狐狸似的,我看着害怕,旻儿单纯,跟她成亲,会受欺一辈子。”

萧公爷看着糙,其实非常心软,成亲这些年,不管周夫人犯什么错,或是想要什么,只要先掉掉眼泪,再温言软语祈求一番,基本有求必应。

周夫人想着反正容不下媳妇这件事已经暴露了,干脆也不装大方了,直接开口求,丈夫心一软,还是要顺着她。

没想到萧公爷这件事却是如何也不肯松口,“人重在守信,婚约是大事,若退了,旻儿倒是无所谓,你让连城以后怎么做人,又怎么再嫁人?更何况,这桩婚事是你自己做主定下的,你要违背自己的誓约吗?”

质问完,萧公爷又苦口婆心道,“月浓,你已经四十岁,不是小姑娘了,该成熟点了,做任何决定,都要考虑旁人考虑后果,更要负责任,你代表的是镇国公府和我,不能像十几岁时任性。”

周夫人一阵心惊。

作为丈夫,萧公爷算得上完美,这些年对她包容无度,枕席间更是常常抚摸着她的脸道,“希望你一辈子都像刚嫁给我的那个小姑娘一样无忧无虑。”

现在他却为了薛连城,让她成熟起来!

周夫人再一次确定,薛连城就是个祸水!

把她婆婆和丈夫都给迷惑了!

这边厢萧公爷在家教训妻女,那边袁采薇和薛连城从国公府出来,袁采薇见天色还早,就不愿回家,提议道:

“栖霞巷新开了一家糖水铺,我请你吃糖水。”

薛连城想了想回去也没什么事,点头道,“好。”

袁采薇便高高兴兴地让马夫将车赶到了栖霞巷。

这间糖水铺的老板娘,从前是在大户人家做糕点甜水的,不止手艺好,还很会伺候富人,在铺子里布置了几间雅间,方便客人闲谈时不被打扰。

袁采薇显然是熟客,进店便问,“老板娘,给我一间雅间。”

老板娘陪笑道,“真对不住,今儿雅间已经客满,您二位要不坐在厅里,那边靠窗的位置不错,宽敞还能看到街景……”

老板娘话未说完,就听到一道温柔的声音,“薛小姐,采薇妹妹,还真是你们啊。”

两人扭头一看,一个雅间的帘布拉开,里头正是梅可卿。

“我陪我娘出来闲逛,她老人家在衣料铺子逛得出不来了,我就到这里等她,你们若嫌外头嘈杂,就进来和我一起坐吧。”

袁采薇和梅可卿见过几面,算得相识,她既然盛邀,也不好拒绝,就拉着薛连城,“那我们就和梅小姐同座吧。”

两个姑娘就同座闲聊起来。

薛连城和袁采薇同年,梅可卿比她们大一岁,自然而然地就担当起来姐姐的角色,对二人十分照顾,也一直找话题。

这一聊,才知道三人节后都要去琼芦社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