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亲?我那狼族父皇送上龙袍

第46章 果然,周家从上到下没一个好东西

字体:16+-

不输给匈奴、突厥的外援?

武冠宇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究竟是什么样的外援能有近百万的兵力,抵挡的住草原各部联盟的百万大军。

周媚却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草原各部联盟确实不容小觑,不过你莫要忘了那句话。”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周媚亲手倒了一杯茶,缓缓啜饮。

“朕登基后,东瀛与天竺皆曾前来祝贺,朕也对他们给予过帮助。”

“倘若有机会能与我大周交好,你觉得他们是否愿意对大周施以援手?”

武冠宇当然知晓东瀛与天竺。

高祖在世时,东瀛与天竺皆是大周的藩属国。

周媚登基称帝后,东瀛与天竺皆脱离了藩属国的行列,再也不用向大周进贡,低人一等。

因此,周媚相信倘若她亲自开口,邀请东瀛与天竺相助,结果应该完全不同。

其中东瀛与大周的关系最为要好。

曾经东瀛曾派来足足5000人的使团来大周,从衣食住行到国政律法,他们看见什么学什么。

只觉得与大周有关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武冠宇细细思量片刻后,微微点头:“倘若东瀛和天竺能出手相助,那便再好不过。”

“怕只怕……”

东瀛和天竺也不傻。

区区几十万兵马,天竺与东瀛凑一凑应当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草原大军百万兵马,任谁都能看得出胜券在握。

与其帮助他们,为何不直接帮助周铭?

虽说原本东瀛和天竺乃是大周的藩属国,倘若周铭重新掌控朝政,东瀛和天竺仍旧会成为大周的一部分。

但若是有从龙之功在身,他们要求脱离藩属国的行列,周铭不见得不答应。

周媚却好似即将溺毙之人,抓紧了手中的最后一块浮木。

“武冠宇,你速速派人前往东瀛,带着朕的手谕,让他们派兵支援,能派多少派多少,待击退草原各部联盟,朕绝不会亏待他们!”

“至于天竺,天竺国力富强,需你亲自走上一趟,让他们派兵增援,届时朕会将南突厥的领地划分给他们。”

明明武冠宇还尚未出发,但从周媚的身上却散发出即将大仇得报的快意。

“天竺在南突厥对突厥部落发动攻击,他们必定要回去支援,届时与大周军队里应外合,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此一来,便能顺利解决突厥,进而再逐一击破。”

说着,周媚的表情开始变得狰狞。

“周铭手中握有草原联盟的百万雄兵又如何?”

“与朕作对,只能是自寻死路!”

周媚也不否认周铭确实有点能耐,至少并非是此前蜗居在太子东宫中的废物模样。

只可惜,与她相比终究是嫩了点。

武冠宇知道,眼下别无他法,就算危险重重,也只能勉强一试。

索性,他立马拿上周媚的亲笔手谕,立马动身。

寝宫内,只剩周媚一人。

她望着门外高墙上的一片漆黑的天空,微微勾起嘴角。

世人皆认为一切都是因为她把太子送往草原和亲开始。

不过,假如能重来一次,她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她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

不是说女子不能干政?

她不仅仅要干政,还要做皇帝!

甚至,她要将所有男子都踩在脚下,让他们明白唯有权利才是真理。

不管她是男是女,只要她手握权利,大周下到百姓,上到文武百官,都只能听从她的号令!

她还要让所有自命不凡的男子明白,这世道早已并非没了男人便进行不下去的地步。

周媚突然想起龚永光临死前说的那番话。

从头到尾,她都不认为她有错。

只是比起对错,她更在意的还是如何防止大周的百姓乃至官员与士兵,都不能再有一个人投奔周铭去。

攥紧手里的茶杯,周媚知道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已经绝不可能。

为今之计,就只能将这群人一一除掉。

如此做虽会影响大周根基,但至少不会让周铭借助这群人变得越发强大。

转念一想,周媚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念头。

且不论朝中大臣谁动得,谁动不得。

单说那些一股脑跑去支持周铭的将士,她就不能动。

动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不说,恐怕会令其他将士寒心。

不动,那些狂悖之言句句说的她火冒三丈。

思来想去,周媚险些被气个半死。

不论怎么看,眼下她好像都拿周铭没任何办法。

果然,周家从上到下没一个好东西!

她挥手,招来内侍。

“传赵乾、翁致远来见朕。”

“就说朕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内侍离开后,周媚秀眉紧皱。

如果有的选,她不想再看见赵乾和翁致远。

她没忘。

在邀月殿内赵乾和翁致远虽未动,但他们却站在澹台宏的身后,明摆着是支持澹台宏的。

奈何她身边心腹虽有,却没人有他二人的聪明才智,更不懂审时度势。

不消片刻,内侍匆忙闯进寝宫。

“启禀陛下,赵乾与翁致远均不在家中。”

“他二人家中下人说,二人带走了家中亲眷,唯独将陛下您赏赐之物和下人都留在宅邸之中。”

“他们二人还留下了书信,让下人转交给陛下派去的人。”

说话间,内侍将两封书信高举到周媚面前。

内侍的话,顿时让周媚脸色铁青。

从澹台宏在邀月殿对她大打出手,意图谋反直至眼下,也不过大半日的光景。

赵乾和翁致远居然带着家眷离开洛阳城?

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接过两封书信,拆开快速扫了一眼。

信的大致内容,是他们准备辞官回乡了。

周媚赏赐给他二人的田产、金银珠宝、下人等等他们都未曾带走,算是还给她了。

并且再三保证,绝不会投奔周铭,只会带着一家老小找个偏僻之处安家。

他们都很感激周媚的提携和重用,给了他们施展一腔抱负机会。

虽然不能再为周媚效犬马之劳,但他们仍旧心存感激,绝不会做出危害她,危害大周的事。

看到信的最后,周媚悬着的心落了地。

她就知道,这二人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背叛她去投靠周铭。

与她,损失两位朝廷重臣确实令人头疼。

好在,这两人不会成为周铭的助力,她反倒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