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明

第七章 立威

字体:16+-

见到杨镐,李如楠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他父兄罹难,怪不到杨镐的身上,李如楠也犯不上为了死仇,怨恨杨镐,可是杨镐一个四面出击的萨尔浒大战,折损了大明王朝最后的精锐,却容不得李如楠不恨了。

看着杨镐在几个亲兵的搀扶下,到了李如楠的马前,虽然狼狈,可是杨大人的官威犹在,抬头指着李如楠道:“李如楠!见了本官,你为何还不下马?”

李如楠闻言冷笑,眼前这位杨大人,一张白脸被熏得黑漆漆的,身上的官袍也是松松垮垮,至于那乌纱帽早就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你这个败军之将,折损了无数汉家儿郎,尚且不知自裁以谢天下,有何面目活到现在!”

杨镐一愣,紧接着就是大怒:“放肆!本官乃圣上钦命的辽东经略,节制所有辽东兵马,是你的上官,你这厮焉敢尊卑不分,冲撞本官!”

李如楠闻言,突然扬起马鞭就朝着杨镐抽了过去,一鞭子下来,将杨镐身上的官袍抽出了一道口子,杨镐吃痛,忍不住一声惨叫。

“你~~~~~你居然敢打本官,本官要~~~~~~~”

“住口!”李如楠怒道,“你这败军之将,牵累了无数汉家儿郎死于建虏之手,还敢在我面前喑喑狂吠,也不知羞耻,我来问你,我兄长李如柏何在!?”

杨镐闻言,顿时紧张了起来,李如柏在什么地方?

李如柏早就死了!

现在让杨镐去哪里再找一个出来。

李如楠见杨镐不说话,心头顿时一颤,看向了那几个杨镐的亲兵,寒声道:“我兄长何在!?”

其中一个年岁小的,承受不住李如楠的威势,颤声道:“前几日建虏攻沈阳甚急,经略大人派了李总兵去解沈阳之围,结果李总兵战死在了沈阳城外!”

李如楠心头狂震,几乎跌下马来,看着杨镐眼神闪烁,心中便已经猜到了一些东西:“来人!将杨镐带下去,严加看管,再将这辽阳城中所有的官员,将佐尽数召集,本将军要问话!”

杨镐一听李如楠居然要把他当成阶下囚一样对待,登时就急了,骂道:“你这粗鲁匹夫,本官乃是圣上钦命的辽东经略,你敢拿我!”

李如楠也不理杨镐,带着人就朝李府走去,到了府门前,李如楠还没等下马,就已经预感到了,大门口躺着无数死尸,又李府的家丁,也有女真鞑子,高大的台阶上布满了鲜血,府门大开,先赶到的孙承宗正低着头在门前迎候。

见李如楠到了,孙承宗连忙上前,年近不惑的人,居然双眼含泪,道:“大人!府中亲人~~~~~~~”

李如楠忙抬手止住了孙承宗的话,问道:“可有生还之人!”

孙承宗红着眼睛道:“只有两个小厮藏在灶房躲过了一节!”

李如楠闻言,长叹一声,紧闭着双眼,强忍着泪水,道:“吩咐人,准备上好的棺木,安葬了吧!然后将府门封了,不许任何人入内!”

李如楠刚说完,傅成就带着一帮辽阳城的官员,将佐到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比李如楠的官阶要高,可是眼下这情形,谁还敢忤逆李如楠的意思,连辽东经略杨镐这个土皇帝,都被李如楠给抓了,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就更不用说了。

李如楠也不去看那些人,过了半晌才道:“说!我兄长李如柏,因何而死!”

众人沉默了一阵,最后还是一个指挥使出声道:“我等也不知晓,不过听人说萨尔浒一战大败,杨经略为推卸责任,便诬赖李总兵作战不利,向朝廷上了表章。”

已经不用再问了。

肯定是杨镐为了省得麻烦,这才让李如柏出兵,解救沈阳,一个死了的人,到时候把什么脏水往他的身上泼,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事情已经是明摆着的了。

杨镐既然要推诿萨尔浒大战的过失,自然要找上几个替死鬼才行,四个领军出战的主帅,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

尤其是李如柏这一路,没有和建虏交兵,就全部退回了辽阳城,自然是要按上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

“带他们下去,稚绳!组织人手,扑灭大火,救治百姓,将所有抓住的建虏推出城外斩杀,为亲人和辽阳城遭难的百姓报仇雪恨!”

孙承宗自然没有什么异议,连忙拱手道:“卑职遵命!”

孙承宗下去了,李如楠又接着道:“傅成!孙兴!你们两个去把城中所有的兵马都集中起来,报个数量过来!”

傅成和孙兴也领命去了,李如楠站在当街,看着已经被重新关上的大门,心中也是一阵凄惶。

自打重生到了这个时代,李家一直都是他遮风挡雨的大树,如今这棵树倒了,李如松战死在了漠北,崔老夫人年前就已经病逝,李成梁忧愤而亡,李如柏,李如梅,李如樟,李如桂,李如梓,李如梧又战死沙场,七个嫂嫂又因兵灾罹难,如今这李家,就只剩下了他,还有一个尚在京城的李如桢。

曾经李家在辽东煊赫一时,谁人敢轻慢了,可到了现在,这棵大树到了,辽东地面上又糜烂至斯。

“九老爷!还是先歇息一下吧!”来顺劝了一句。

一旁的来福早就已经彻底傻了眼,他一辈子都在李府效力,如今李府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显然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

李如楠摇了摇头,道:“父兄大仇尚未得报,还说什么歇息!”

李如楠说完,就这么当街站着,也不动弹,一直到傅成和孙兴两人回来。

傅成拱手道:“大人!辽阳城中,尚有兵马五万之众!皆在城外校场等候大人军令!”

五万!

李如楠心里盘算着,这五万人加上他带来的二十万正兵,十万辅兵,那就是三十五万人,要将建虏斩尽杀绝,倒是足够了。

不过要怎么将这五万人收为己用,倒是件麻烦事,李如楠手里有钱,有粮,可惜就是官位太低,只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可以说这辽阳城中随便找出一个人来,都比李如楠的官大。

此时节,李如楠这大明朝廷的官,做着也没什么意思了,虽然辽东局势的发展,打乱了他的安排,不过时不我待,李如楠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将那杨镐带去校场!我们走!”

李如楠说完翻身上马,又朝着李府看了一眼,带着人便出了城。

城外校场,五万多大明的兵卒正在凛冽的寒风之中焦急的等待着,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不多时,一阵马蹄声传来,李如楠率领着五万亲军到了,看着那一片黑压压,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兵卒,明军有些人都忍不住两股战战。

李如楠勒住战马,几步便上了点将台,看着下面乱糟糟站着的明军,脸上也是一片寒霜,就这么沉默了一阵,知道下面不断发出嗡嗡议论声的人群安静下来。

“我乃金州卫指挥使李如楠,看看你们的样子,哪里还有半点儿军人的模样,听我的命令,所有人横成行,竖成列,都给老子站好了!”

下面的兵卒一阵迟疑,不过却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李如楠的身份,还是按照李如楠的命令,全都站好了。

到底是大明朝最后的精锐了!

李如楠也不禁点了点头,大声道:“建虏猖獗,残杀我汉家百姓,尔等身为军人,不能战场杀敌,保境安民,尽数该死!”

谁也没想到李如楠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校场内的明军闻言,不禁大惊失色,一些人当即就想要辩驳,战败不是他们的责任,况且建虏西进之时,他们也曾浴血拼杀,怎的就成了该死的罪人。

李如楠没等他们说话,就接着说道:“如今本将军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恕罪的机会,今日,本将军就要北上沈阳,追击建虏,你们若是有胆的,便跟随本将军一同杀敌,若是胆小怕死的,本将军也不难为你们,交出兵器号服,速速离去,去给建虏做奴才去吧!”

校场之内,一个年轻的明军兵士大声喊道:“标下等都是清白人家,如何能给建虏做奴才,大人既然要去杀建虏,标下愿意跟随!”

李如楠寻声看了过去,见说话的是个小旗,道:“好!有些胆气,来人!将害死我无数汉家儿郎的罪魁祸首带上来!”

亲兵闻令,便揪着杨镐的衣襟,将他押上了点将台,较长之内的明军见状,登时一阵嘈杂,这可是堂堂的辽东经略啊,怎的就成了害死明军将士的罪魁祸首。

杨镐上了高台,登时大嚷了起来:“将士们!这李如楠要造反,背叛朝廷,尔等都是清白人家的好百姓,不可跟着他走那诛灭九族的路,速速擒杀李如楠,报效朝廷!”

李如楠闻言冷哼一声道:“杨镐!你休要煽动人心,你昏聩至极,胡乱指挥,致使十数万人横死沙场,你不是萨尔浒大败的罪魁祸首,谁人是!今日本将军就要用你的脑袋祭旗,而后统领大军,北上剿灭建虏,平定辽东战乱!来人啊!斩!”

李如楠一个“斩”字喊出来,孙武,孙文两兄弟立刻上前,孙文揪住了杨镐的发髻,孙武抽刀猛地一挥,一颗斗大的人头立刻飞出。

校场之内的明军将士,李如楠当真将杨镐杀了,一个个也是大惊失色,自古以来,杀官既是造反,如今李如楠杀了杨镐,岂不是当真要反了朝廷。

孙承宗在一旁看着,有心出言制止,但终归还是没能说出来,他很清楚李如楠要做什么,事实上从到金州卫的那一天开始,他就猜到了李如楠要走上这条路。

最开始的时候,孙承宗的心里也是矛盾,可是渐渐的,他的想法就改变了,这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到处贪官污吏横行,真个没有了好人活的地方,这样的朝廷不反他作甚,今日不反,明日不反,难道要将汉家江山拱手让给建虏不成。

李如楠之所以要杀杨镐,一者是因为杨镐害死了李如柏,再者就是要借杨镐的人头立威,如今辽东打乱,南方也不平静,各地不是旱,就是涝,天下汹汹,饿殍遍野,大明的天下眼看着就只剩下了一口气了,这个时候不反,更待何时。

李如楠当着这些明军将士的面,杀了杨镐,按照大明的军律,主官被杀,从者皆有罪,他就是断了这些明军的后路,这些人虽然因累次大败,士气低落,可都是最好的兵源,他有全战系统在,只要稍加训练,这些人就会成为合格的战士。

正在此时,赵老三急惶惶的跑了过来,在李如楠的耳边道:“朝廷来人,现在就在城外,听来人说,还带着圣旨!”

李如楠闻言,顿时一皱眉,这朝廷的钦差怎的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到了,他刚刚用威势镇住这些兵将,一旦朝廷来人的消息被泄露出去,到时候军心不稳,事情可就难办了。

赵老三见李如楠不说话,小声道:“大人!要不要将来人!”

说着还做了一个斩首的手势。

李如楠不置可否,看向了孙承宗,道:“稚绳!这件事你怎么看!?”(狄仁杰:莫抢我台词!)

孙承宗道:“大人!依卑职看,这朝廷派人过来说不定是问罪的,正好可以借之,受了这些兵将的心!”

李如楠闻言,登时反映了过来,要是当真是问罪的诏书,依朝中那些所谓精英士大夫的性子,少不得要杀人,朝廷要杀人,他要保众人,到时候,害怕这些人不跟着他走。

“好!速速将朝廷的天使请过来!就在这校场宣读圣旨!”

赵老三应了一声,连忙去了。

李如楠大声道:“众将士听令,朝廷钦差到了,当场宣读圣旨,众将士跪接!”

李如楠说完,当先跪倒在地,摆出了一副恭敬的模样,等待着钦差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