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明

第八章 天使到来

字体:16+-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

那些文邹邹的言语说给读书人听,都要头昏脑胀,更不用说是校场之内这些泥腿子武夫了,一个个都是一头雾水,也不知道那太监在说些什么。

李如楠也耐心的听着,听到要将杨镐抓捕回京师腰斩弃市的时候,李如楠还忍不住面带冷笑,也不知道已经做了死鬼的杨镐要是知道他忠心效命的万历皇帝,要拿他顶罪的话,会做何感想。

紧接着又听到“李如柏临阵惧敌不战,责令抓捕回京,凌迟处死”的时候,李如楠心中登时一阵暴怒,李如柏回军,乃是奉了杨镐的军令,况且就是不撤军,单他一路又能如何,将军马带回辽阳,保住了大明最后的精锐,李如柏非但没有罪,反而有功才对。

然后就听那太监宣读的圣旨当中,更爆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言语,万历皇帝这次是发了狠,居然要将这战所有百户以上的将官,就地处斩。

顿时下面的军士一阵喧哗,刚才李如楠在斩杀杨镐的时候,他们心里还想着大明朝廷,可眼下万历皇帝居然要杀他们。

那太监宣读完圣旨,往李如楠的面前一战:“你便是李如楠,接旨吧!咱家出京之时,田督公还曾说过,万岁爷属意你来整治辽东兵士,安稳地方,等待新经略到来,既然你在这里做主,便遵照圣旨,先将杨镐,李如柏擒拿,再将所有败军之中百户一样的罪囚就地处斩!”

李如楠闻言当即跳了起来,一把夺过那太监手中的圣旨,撕了个粉碎,扔在地上,将在场所有人都惊了一个目瞪口呆。

那太监反应过来,惊得面无人色,手指发颤,指着李如楠,厉声道:“你~~~~~你好大的胆子,反了!反了!来人啊!将这欺君的逆贼抓起来,抓起来!”

圣旨代表的可是皇帝,如今被李如楠当面撕了个粉碎,这分明就是在打万历皇帝的脸,可是大不敬之罪,要诛灭九族的。

护卫圣旨的侍卫闻言,纷纷抽刀向前,李如楠也一把将佩剑抽了出来,横在胸前,喝道:“我看谁干乱动!”

李如楠一把刀,他身边的亲兵也纷纷抽刀出鞘,护住在李如楠的身侧,对着那些侍卫怒目而视,侍卫不过只有百来人,如何敢在这么多兵将的面前造次。

那太监也顿时没了威风,见李如楠一脸的凶相,心中大为恐惧,连声道:“李将军!李将军!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千万不可乱来!”

李如楠冷哼一声,一把揪住了那个太监的领口,怒道:“我兄为大明保全了数万将士,众兵将为国浴血拼杀,非但无功,反而有罪,这等糊涂的朝廷,我李如楠不认,这等乱命,我李如楠更是不奉!”

太监忙道:“李大人息怒!这都是万岁爷的旨意!”

李如楠大声道:“众将士,你们为国拼杀,九死一生,如今朝廷非但没有半分赏赐,反而要取你们的性命,你们答应不答应!”

被李如楠这么一鼓动,那些兵士也纷纷叫嚷了起来:“不答应!不答应!”

李如楠一把将那太监推开,以剑相指,大声道:“朝廷无道,乱杀军士,我李如楠今日决不奉召!”

太监脸色发苦,忙道:“李大人!你可要三思啊!”

李如楠冷哼道:“三思!?我李如楠今日便要反了,你待怎样?朝廷只知道横征暴敛,全然不将小民生死放在心上,如今辽东建虏作乱,不思安抚士卒,剿杀抵扣,反倒要来残杀无辜军士,我李如楠便是要造反,带着这些被朝廷定了死罪的军士,去杀出一条生路来!”

众军士闻言,不禁大为感动,方才听得分明,他们都是该死之人,可李如楠却要被万历皇帝重用,如今李如楠舍去了身家性命,要带着他们求一条生路,他们要是还犹豫的话,那还是人嘛!

一时间,明军兵将也是群起汹汹:“反了!反了!”

“我等无罪,朝廷却要杀我们,都跟着李大人反了!”

一旦有人叫嚷,其余的人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之前李如楠让所有的明军集合,就已经让人混了进去,就等着李如楠宣布造反的时候,先声响应,没想到万历皇帝的圣旨还起了加把火的功效,这下更好,众人生路已断,只能跟着李如楠走了。

李如楠心中大喜,再去看那太监,大声喝道:“我今日不杀你,回去告诉万历皇帝,我李如楠造反了,他若要来平叛,只管带着兵将前来厮杀!来人,将这些狗奴才赶出辽阳城!”

孙文,孙武闻令,带着亲兵上前,将朝廷来的太监,侍卫全都赶了出去。

他们这些跟随李如楠日久之人,早就盼着这一天了,李如楠造反,一旦列国封疆,他们可就全都是从龙之臣,到时候还能少了荣华富贵。

朝廷传旨的钦差被李如楠赶出了辽阳城,校场上的明军将士冷静下来之后,心头里涌起的是深深的恐惧。

李如楠看在眼里,却并不担心,他很清楚国人,中国人缺乏血性,似乎可以从历史和日常生活中随处找到无数例子,但如果拉长视野,从大历史的角度,中国人似乎又是最爱造反的群体,造反次数之多,频次之密,为世界历史所仅见。

绝大多数王朝的覆灭,都与各类大规模起义直接相关,陈胜吴广、赤眉绿林、黄巾张角、瓦岗寨、黄巢、红巾军、李自成,这些名字的后面,正是一个个被埋葬的王朝。

规模较小、频次更密的造反起义,就不胜枚举了。据统计东汉从安帝永初二年至灵帝光和三年,七十二年中爆发了三十六次农民起义,差不多两年就有一次。北宋、南宋共统治三百一十六年,农民起义共有三百五十八次,平均每年一点一二次。

清代初年至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之前的二百多年间,农民起义在三百次以上,每年平均逾一次半。

凡此种种,皆令人困惑:何以一个平时看上去缺乏血性,忍辱偷生的族群,却如此轻易地冲冠一怒,走上造反的不归路?

谁都知道,在大一统专制之下,造反可属于十恶不赦,株连九族之罪。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民众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中国是最早建立起中央集权帝国的国家,此后2000余年,虽有战乱与分裂,这一统治形态一直得以延续,千年之狱,长夜难明,应是解读造反频仍的关键。

中国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经由军事征服建立的大一统体制,在其顶端是以军事力量为根本的皇权集团,其下则是严密组织的行政官僚体系,不仅在政治上严格禁止挑战,即使在日常治理中,也赋予行政官僚体系无限的权力,于官员则称“大人”,民众则无不为“草民”。一边是高度集中、高严密组织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一边则是分散、孤立、低生产水平的亿兆草民。

官民之间不仅在统治关系上呈现悬殊对立的态势,更形成了一种单向的经济攫取。专制体制以少制众,为了维持统治,多依靠专横、独断乃至残酷的统治手段,以压制民众反抗,而为了维持体制运行,又需要在经济上持续地从民众身上进行攫取。两者结合之下,大一统专制体制成为了一部集压制和攫取于一身的超级机器。

在大一统专制帝国下,这种政治悬殊对立和经济攫取的运行,也就为民众的造反埋下了种子。大一统专制体制的独大,使得官家恒大,草民恒弱,治人与治于人之间不仅泾渭分明,而且悬隔殊甚,体制可以任意作为,草民却不能有所抗争。官僚集团具有自我繁殖和持续膨胀的本能,随着朝代建立的时间推移,官僚体制越发膨胀,平时的万马齐喑,又进一步刺激放大了各级官僚的贪欲,对民众的盘剥也就越发严重,所谓“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加上依附于官僚集团的各种人员的侵渔,最终必然会威胁到民众的基本生存,最终,这种扩张连同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将民众逼入到了生存的绝境的时候,造反也就成为了民众最后的选择。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没有血性与频繁造反,只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其共同根源都是大一统专制体制的独大。因其独大而具有压倒性优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孤立无援,无从反抗,显得没有所谓的血性,也正是因其独大而具有压倒性优势,专制政体对民众的经济攫取就不会遇到任何可见的抵制,就不会受到约束,而是持续扩张,最终,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大一统帝国的权力无远弗届,令草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官民实力如此天壤之别,专制统治又异常残酷,但是,已到绝处,草民依旧不得不反。吊诡的是,大一统专制平时的强大,也同时也注定了其覆灭的命运。

首先,大一统帝国自上而下的严密组织,将其统治推行到了其治下的每一层土地,同时也将其攫取和压榨送到了每一个臣民头上,这一统治的均质化,在平时有效地压制了民众,使其甘作太平犬,也使得各级官僚得以无所忌惮地放大贪欲,肆行压榨,而将绝大多数民众一步步地推向生存的底线,而一旦有人揭竿而起,各地的民众就会因其共同的处境和命运从沉睡中惊醒,所谓天下景从也就不期而至。

纵观历代形成规模的造反,无不是起于一点,而迅速蔓延,即可为证。可见,专制统治越彻底、越完备,其造成的苦难就越普遍,后果就越具有爆炸性。大一统专制帝国与生俱来,就携带了这种自我毁灭的基因。

中国历史上造反频发,王朝更迭的现象,也被总结为所谓的王朝周期律,早就为历代儒生们所熟知,为统治者建言献策的儒生们绞尽脑汁,试图为此开出矫正的药方,但细究其药方,不外道德性的劝诫,试图在统治阶层的内心植入约束的训令,尤其是通过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垂范,上行下效,阻止或者至少减少毫无节制的压榨攫取,以避免造反所带来的社稷倾覆。

不用说,儒生们的努力是没有效果的,这不仅因为道德的训诫在人性的贪欲面前往往是无效的,更因为儒生们没有认识到,这种王朝周期律的背后,是一种由特定统治方式所造就的正反馈机制,没有反向的制约,只有犹如癌细胞一般的单向扩张。而要结束这种正反馈,不可能仅仅依赖道德的力量,而是必须在制度运行中引入反向的力量,也就是通过社会集团之间的制度性博弈,形成约束机制,这一恶性循环才能够得以结束。

用后世现代社会的术语而言,也就是以权利为基础的宪政体制。而只要没有能够有此种制度上的安排,只要权力依旧是无约束的运行,看似没有血性的芸芸众生,转眼之间就会发出怒吼,所谓的王朝周期律,也就将再度降临。

现在这些明军将士,他们的生命安全已经受到了威胁,再加上平日里对生活的不如意,这种积压在心头的愤怒,一旦得到了一个宣泄的途径,就会被无限的放大,最后爆发出来,成为埋葬大明王朝的急先锋。

他们现在感到恐惧,那是因为他们的心里对大明王朝还怀着一种敬畏之心,可是当他们明白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的时候,这种恐惧就会幻化成勇气,李如楠要做就是让这些明军将士看到这种铤而走险所能带来的好处,然后将这些人牢牢的拴在他的战车上。

都现在这种情况了,他们还有退路吗?

显然是没有了,至少他们刚才高声叫嚷着,“反了,反了”,这些话很快就会被那个太监带回北京城,到时候在万历皇帝的眼里,他们这些人就全都成了彻头彻尾的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