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福建國民軍突然出現在潮州,廣州方麵的胡漢民在一看到電報後就苦思冥想了很久,然後才一邊走向地圖一邊問:“國民軍現在在那裏?”
當即就有人回答:“按照潮州那邊傳過來的電報,國民軍沒有繼續西進,而是駐紮在潮州,打得是援粵軍的旗號!”
“援粵?開什麽玩笑,我們那裏需要援助了!”當即旁邊的一個參謀就是露出不滿神色道:“我看他陳敬雲是不安好心!”
可是胡漢民卻是不這麽想!
現在的廣東局勢很複雜,表麵上看廣州這邊的軍政府掌控了全省政權,但是這個軍政府卻是多方勢力妥協而來,有民軍,廣州原有守軍,還有同盟會。這三方初步構成了軍政府。但從軍政府各要職的人選來看,彷佛是同盟會掌控了權力,但是實際裏同盟會卻是最弱的一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軍權。民軍的各個頭領加起來掌控了數萬土匪流民,廣州守軍為兩部,一部是水師提督李準的水師兵丁,這部分人數不多,總體來說影響不了局勢,而另外一部則是龍濟光的第二十五鎮。
說起這第二十五鎮就有點複雜,原本按照清廷陸軍部的章程廣東先是編練成了第二十六鎮,但是因為第二十六鎮中有官兵起義,所以被清廷所遣散,把剩餘的小部分人編成第四十九協,然後又把廣西還沒有編成的第二十五鎮調來廣東。到幸亥革命前理論上廣東是有一個滿編的第二十五鎮,擁有第四十九協、第五十協、炮兵二十五標,以及其他相關兵種。
但是第四十九協、炮標的兩個營都是原廣東新軍,被同盟會的人滲透的太厲害,龍濟光根本就不信任這兩部分的人馬,所以早早的就把四十九協和兩個炮營分散到廣東各處,名為剿匪,實為防備!以至於這兩部分新軍現在還分散在廣東各地,根本就沒有在廣東光複中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