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軍閥

第六十一章 蘇浙局勢(四)

字體:16+-

從袁世凱的這一番調動中可以看出來,北洋軍的主要軍事部署是沿著京漢線和津浦線為基準,其中以津浦線最為明顯,前線的徐州方向隻有一個鎮和張勳的江防軍,但是通過津浦線北洋軍隨時可以將駐防山東的第三鎮派往徐州增援,就算局勢敗壞的話,也可以讓駐防天津的第二鎮通過津浦線迅速增援前線。

退一萬步說,以上三鎮全部被擊敗了,袁世凱還可以調集負責拱衛京畿的第一鎮,禁衛軍,直隸混成協,甚至東北地區的第二十鎮、第二十三鎮通過鐵路增援前線,從這個層麵而言,北洋軍的戰略優勢遠遠勝過南方聯軍。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鐵路對於軍事調動的重要性,通過北中國的數條鐵路大動脈,袁世凱完全可以做到在短時間內集中大規模的兵力,從而取得兵力上的優勢。如果北洋沒有津浦線,京漢線這兩條鐵路的話,北洋軍要想形成現在這種軍事優勢至少需要再加六個鎮的規模

北洋軍趁著湖北臨時停戰這個空隙時間裏,再一次的大規模調動各部,進行戰略性的整合,相對而言,南方各省的軍事行動卻是落後許多,攻占了南京之後南方各省幾乎都把目光放在了南京,各省代表也從漢口英租界前往南京,準備舉行建國會議,這個時候南方各省的代表,尤其是以江蘇、浙江等省份代表提議把臨時政府的所在地改設南京,武昌的黎元洪雖然有心反對,但是奈何南京已下,武昌的重要性在革命黨人心中急劇下降,根本就無法阻攔。

“都督,上海那邊來人詢問,想要知道我們對定的態度!”鄭祖蔭問陳敬雲道。

南方聯軍拿下南京後,很多人就說要把臨時政府設置在南京,而這個提議幾乎得到了孫文、黃興等革命黨人以及蘇浙等實權人物的一致支持,而身為南方聯軍中的一員,盡管陳敬雲派遣的第一旅還呆在紹興但是卻沒人忽略陳敬雲,留守上海的各都督代表還特意約見了林長明,詢問福建到底是個什麽意思。